
編者按:本文來自,原文來自:,原文來自:Medium,原文來自:
,原文來自:
,作者:EON,翻譯& 校對:Soros 翻譯組,Odaily經授權轉載。
安東尼·龐福米諾(Anthony Pompliano)宣揚金融機構應該“從零開始”並投資於加密技術。直到最近,人們一直認為加密貨幣是在廣泛金融市場不受束縛的資產類型,並且在投資組合中起到了alpha生成器的作用。但隨著更廣泛的金融市場暴跌,這種波動性在2018年底開始瓦解。問題是,自從10多年前加密技術誕生以來,還沒有發生過金融危機來測試加密技術的彈性和抵抗能力。正因為如此,這使得許多資產投資管理者暫停投資。
雖然很難預測加密貨幣市場的表現,但我們相信,Staking將是促使金融機構認真考慮將加密貨幣作為其投資組合中資產類別的主要催化劑。能夠接觸到快速上漲的加密貨幣類別,並且能夠在該頭寸上獲得收益,這是一個非常令人信服的價值觀點
在許多方面,可以進行Stake的加密貨幣是一種新型的資產類別- 一種同樣支付股息的混合高增長股票。通常,股票上漲是以分紅為代價的,反之亦然。高增長公司不支付股息,因為它們要么沒有盈利,要么正在重新投資利潤以推動更多增長(想想Facebook,Twitter和亞馬遜)。一般來說,支付股息的公司增長速度較慢,價格上漲較少(想想AT&T,Chevron和Target)。我們第一次有一個結合了這兩個屬性的資產類。
這種組合非常強大,不會被忽視,特別是在低利率的宏觀環境中。如下圖所示,相對於包括高股息支付股票和REITs在內的金融產品,staking回報相當高。
Staking獎勵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無法反映當前狀態。獎勵信息來源於網絡白皮書、Staking獎勵、onchainfx、dividend.com和eon估計。
當然,考慮到代幣的潛在波動性,獲得staking回報的風險很高。代幣的價值可能會在代幣委託staking時和收到付款並兌換成法定貨幣的時之間顯著波動。換言之,代幣持有人必須考慮將其代幣鎖定以及持有股份和賺取回報的波動性風險。儘管波動較大,但相對較高的回報率將吸引養老基金和對沖基金等資產配置商的注意。隨著POS生態系統的成熟,我們預計波動性將降低,這將進一步增強可staking加密資產的價值穩定性。隨著更多網絡的推出,將有更多的機會獲得不同的staking回報比率。
此外,區塊鍊網絡的設計是透明的,允許網絡參與者實時監控這些網絡的健康和風險。與傳統金融市場相比,傳統金融市場的公司每季度報告一次財務結果。通常情況下,報告是有限的,數據是不准確的。相比之下,區塊鍊是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審核源代碼,並且可以實時訪問網絡數據(例如,挖掘的區塊、持有的代幣百分比、交易費用、錢包指標)。代碼中的這種徹底透明性創建了具有彈性的密碼系統(見林迪效應),數據的更高可用性和質量,這將允許更好的建模和風險定價。
staking如此有趣的是因為它帶來的可能性。 staking是可編程固定收益的第一個版本。這種反復出現的風險投資回報對資產配置者非常有吸引力,我們預計不久的將來,金融市場將對風險投資產生濃厚興趣,並推動對風險投資加密資產的需求。
Staking 會帶來新的可能性
Staking是第一步。我們看到未來,貸款、衍生產品和結構化產品都建立在這個可編程的投資回報流之上。我們的假設是,一旦我們有了大量的歷史Staking獎勵數據,那麼它將允許我們對這些工具進行建模和創造。
首先想到的是結構化產品。該工具捆綁一籃子資產(例如商品、貨幣和股票),並在一定時間內鎖定回報範圍(最小值和最大值)。它們特別適合作為可以進行Staking的加密資產,因為它們可以限制波動性並鎖定回報。這些工具的需求強勁,僅2017年在美國就發行了約500億美元。
同樣,我們設想了一種加密結構化產品,由一系列PoS數字資產組成,支付10-15%的代幣計價獎勵,並以法定計算的條款保證5-10%收益。重要的是,這種加密結構化產品將鎖定以法幣計價的收益比率,這對資產分配者來說最重要。交易對手方將採取Staking的另一方並可以在規定範圍之外獲利(或虧損)。Medium此前「綠皮書」編譯的EON發佈在上的一篇上的一篇
《300億美元的潛在POS經濟》
,也提到過Staking經濟的興起。
EON在這篇文章中認為包括Tezos,Polkadot,Cosmos和DFINITY在內的新興區塊鏈生態系統都依賴於一些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的風格。以太坊還計劃在其實施版本2.0中從工作證明(PoW)遷移到PoS。很明顯,PoS不僅快速上線,而且還得到開發商,企業家,投資者和社區成員的支持和關注,他們傾向於構建這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
工作量證明機制
雖然比特幣已經經過十多年的戰鬥測試,但PoW存在的系統性問題現在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根本上說,為了參與PoW,礦工只需要擁有稱為ASIC的專業採礦設備,與PoS相比,不需要擁有和抵押代幣去挖礦。這是一個根本的區別,PoW礦工的挖礦參與感不高,而且相對於PoS礦工而言,他們挖掘的網絡整體健康狀況的既得利益也較少。
以下是我們發現PoW最常見的主要問題:
1. ASIC等。 PoW採礦已經成為一個不平衡的競爭領域,擁有資金的礦工能夠生產和/或購買採礦專用設備(ASIC),這使他們相對於用採礦商品硬件(GPU)挖礦有顯著的優勢。理論上,PoW挖掘可以由具有計算機的任何人(即GPU)完成,但是PoW挖掘對於GPU來說已經變得不經濟。使用GPU挖掘PoW就像試圖使用Prius(GPU)與Lambo(ASIC)競爭。
2.能源支出。採礦過程是計算密集型的,消耗大量資源- 能源和資本。比特幣當前估計的年耗電量為49 TWh - 與新加坡耗電量相當或足以為美國約450萬戶家庭供電(來源)。
3.區塊獎勵。 PoW礦工已經演變成大型採礦業務,這些業務已經沉積了大量資金,以建立強大的採礦基礎設施。出於這個原因,礦工尋求最大化現金回報並支付運營成本。從本質上講,他們開採並鎖定利潤。這對網絡的價值造成了巨大的下行壓力。一個反駁的觀點是,PoW礦工有強烈的動力去支持和保護他們正在挖掘的網絡,因為他們在採礦專用設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資源,如果網絡出現故障可能會變得無用或毫無價值。雖然這可以作為維護網絡安全(以及價值)的經濟動力,但礦工們則專注於收回投資並儘快支付運營成本,因此他們傾向於立即出售他們的採礦獎勵。
此外,他們近期專注於將獎勵貨幣化的行為會導致激勵機制的失準和與更廣泛的網絡利益相關者的優先級問題。礦工的優先事項是支持網絡或網絡變更提案,這些提案將優化區塊貨幣化和近期利潤,這可能並且與更廣泛的開發者社區不一致。這產生了網絡分叉(例如BTC和BCH)。類似的行為在上市公司中很常見,在這些公司中,管理團隊傾向於將短期利益優先於長期利益(即委託代理問題)。
4.集中。在PoW網絡中,51%的攻擊變得越來越普遍。該問題的核心是PoW採礦的公平競爭和規模經濟。如上所述,獲得資本和廉價電力的礦工在採礦區塊獎勵方面具有不公平的優勢。這使得使用商品硬件的PoW採礦變得不經濟。結果,採礦變得越來越集中。排名前三位的比特幣礦工控制著接近51%的網絡散列能量- 這是顯示多少能量已經被使用來採集區塊的主要指標。礦工的算力越高,他們對網絡的影響就越大。通常,這不是問題,除非它們具有大部分的算力,這將允許它們控製網絡。然而,一群礦工可以串通攻擊並進行雙重支出。雖然比特幣網絡沒有受到攻擊,但礦工們利用他們的算力攻擊較小的PoW網絡並進行雙花。最近,以太坊經典(ETC)受到51%的攻擊(來源)。雙重支付是區塊鍊網絡試圖阻止的問題,同時又消除了充當“可信”第三方的中間人。進入去中心化狀態並且避免雙花攻擊是區塊鍊網絡的存在理由。
簡而言之,PoW已經開始在區塊鏈尋求解決的基本問題上失敗:去中心化的信任。
權益證明機制的案例
PoS是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 PoS網絡中的驗證者同時也是代幣持有者,因此在遊戲中有更多的皮膚。由於價值直接被抵押,強大的激勵機制開始出現。一般來說,權益者必須將他們的代幣鎖定為抵押品,作為交換,他們有權獲得驗證區塊並獲得採礦獎勵的權利。
這個過程通常被稱為“Staking”或“驗證”。區塊獎勵是我們稱之為“Staking獎勵”或“獎勵”.PoS網絡具有內置的通貨膨脹率以支付驗證者獎勵作為驗證網絡的主要動機並保護網絡。如果驗證人行為不端,他們會因失去存款(也就是大幅削減)或者沒有獲得Staking獎勵而受到懲罰。
根據網絡和其他參數(包括參與率和時間)的不同,投資回報的範圍可以從每年5%到50%不等。 Staking的好處是,只要他們長期持有,代幣持有人就可以獲得獎勵。此外,如果代幣持有人沒有選擇Stake,其代幣的價值會因網絡膨脹而貶值。因此,Stake的激勵非常強烈。
誰可以投資
PoS網絡的代筆持有者可以驗證自己或委託給像EON這樣的Staking-as-a-Service(StaaS)提供商來代表他們進行驗證。大多數人更喜歡委託。
Staking過程耗費時間,需要技術知識,最佳的安全性實踐和持續的正常運行監控。在某些網絡中,如果節點脫機,驗證者可能會丟失其抵押品- 這一過程稱為削減(Slash)。其他網絡要求驗證者維持最低抵押品餘額,這對於大多數個人代幣持有者而言可能過高或限制驗證人參與者的數量。鑑於這些因素和復雜性,大多數代幣持有者選擇外包並與EON等StaaS提供商合作。
Staking經濟的興起
我們估計在未來12到24個月內,PoS網絡將獲得300億美元的價值(即市值)。這些網絡的年通貨膨脹率將維持在5%至15%之間,這相當於向代幣持有人發放的每年1.5至45億美元的定額獎勵。我們預測,隨著(1)更多PoS網絡的推出,以及(2)加密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復蘇,Staking獎勵金額將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