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正踏向自我毀滅
王也
2019-03-14 02:49
本文约632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5分钟
趙長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已經發生。

編輯| 盧曉明

編輯| 盧曉明

搶份額、十倍幣、百倍幣這些牛市方見的瘋狂,最近重現於幣安Launchpad 的IEO 模式。

BTT 和FET 這兩個項目,花了不到15 分鐘被搶購一空。有媒體報導中籤比例不到10%,可謂一份難求。搶完份額隨即是上幣安後的暴漲:“BTT 上線最高10 倍,FET 上線5 倍。”

為了搶到這般收益,投資者們在網吧包夜,僱傭學生來幫自己搶份額;幣安的KYC(投資者資格審查)在前,一條專門幫韭菜通過KYC 的產業“應運而生”。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皇帝的新衣:“ICO”搖身變“IEO”

幣安的Launchpad 並不新鮮,早在2017 年底就已誕生。

2017 年12 月,幣安Launchpad 上線後,創作者的分散式通用贈送協議Gifto 和多資產錢包Bread Wallet 為首批嚐鮮項目,同樣翻倍走高。只是彼時幣圈正陷於牛市的瘋狂,百倍幣頗為常見,Launchpad 也淹沒於狂歡當中。

沉寂一年沒有推出任何新項目的Launchpad 如今捲土重來,受到的關注前所未有。

老韭菜“望岩” 告訴Odaily ,他準備好了四五十個賬號,計劃3 月19 號在網吧包夜搶幣安Launchpad 即將上線的第三個項目Celer Network 的額度。由於很多網吧都在大學城附近,有些人甚至雇了一些在校大學生幫其搶額度,還洋洋得意說到“不能浪費了這些廉價勞動力”。

張紹生告訴Odaily 的記者。自己當時為了體驗產品,也參與了FET 的搶購,買了5 個賬號,一個都沒搶到,網頁一直呈現加載的狀態,加載完畢後,額度已經被搶售一空。

幣安的這種模式還催生了一條“海外KYC 認證買賣” 的灰色生意。鑑於國內的監管壓力,幣安Launchpad 推出的每一個項目都只對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用戶開放售賣額度,所以,有些人幹起了倒賣KYC 的生意,據一位“從業人員” 透露,之前BTT剛出來的時候,一套KYC 150 塊錢,現在都被炒到了800 塊錢一套。

成名從造詞開始。常常以“創新” 自居的幣圈人士還給幣安Launchpad 取了個新名:“IEO(首次交易所發行)”,即通過交易平台進行部分通證代幣的預售,參與者到交易所註冊開戶即可參與。

“其實這個模式新鮮嗎?一點都不新鮮。別的不說,幣安自己的Launchpad 都是2017 年就開始的。前後包括名噪一時的FCoin,包括老貓的Bigone,還有當年的雲幣、CointTiger 等等交易所,都玩過這個模式,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新鮮的模式和概念了。”張紹生回憶。

“這個玩法其實挺容易,在交易所獨家上線公募,之後獨家上線交易,在市面上流通的流通量只是總量的很少一部分(一般不超過10%),並且只在一家交易所上線,所以能做到'高度控盤',背後需要專業的市值管理團隊去做。這個模式,要讓幣價上漲是很容易的,只要捨得花錢,凝聚早期共識。”張紹生對Odaily 說。

“可以說,這是一個風險不高,收益挺高的模式,尤其是對一個已經有知名度,有不少用戶的交易所來說,這個模式甚至直接上馬也能玩得轉。”他還表示。

業內資深分析人士李思文認為,Launchpad 還是傳統ICO(首次代幣發行)的模式,並未創新商業模式。 “我覺得大概率還是和ICO 的邏輯是一樣的,只是幣安人為地去打造這樣一個熱度而已。”

IEO 與ICO 的流程和玩法大同小異,但把公募地點換到交易所上,且投資者只能通過購買交易所平台幣的通道來搶購售賣項目的額度,間接帶動了平台幣的大漲。

就連IEO 受到的質疑,都跟之前的ICO 類似。 “作為一個早期項目來說,本身就沒有什麼盈利,如果項目方把大部分錢都拿來拉盤了,那還怎麼做踏踏實實做事情,這種模式最多再玩一個月估計就結束了。”國內某主流數字貨幣交易所創始人Frank Li 如此評價IEO。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FET 上線幣安以來的價格走勢

兩個項目都呈現初期高走,後續下跌的路徑。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大多數用戶都是拿到份額之後趕緊拋售,而非長期看好項目。

網名為“望岩” 的韭菜就是這種想法,他知道這種模式不長久,也根本不看好項目,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上線的這些項目是做什麼的;但是“開盤5 倍,明擺著搶到能賺5 倍,搶到就是賺到”。

當Odaily 的記者提到“政府禁止ICO” 時,望岩不耐煩地說道:“別管了,包網吧(搶份額)就行了。”

“其實能懂幣安這個模式的一般都是老韭菜,因為新韭菜對這個東西沒有那麼關注,而且很多新韭菜都被割完之後離場了,反而是那些老韭菜有能力搶到額度,項目上線之後立馬就拋,拋了他們就能獲利。”一名交易所從業人士表示,“他們只要求能賺到錢就行,根本不會關注這個幣價後續的走勢,以及項目後期的進展。 ”

確實,在用戶眼中,幣安的IEO 模式天然有三個優勢:

1、IEO 有點像交易所做代投/ 承銷商,而幣安又有足夠大的議價權,能為用戶爭取到非常低的價格。 Odaily 獲悉,某個項目的IEO 價格甚至比私募投資者的價格還要低,份額很少,抽到就是中獎了。

2、交易所幫項目做ICO,相當打通了一二級市場。一般上了Launchpad 的項目方,後期上線幣安的概率很大,起碼不用考慮後續退出的問題。如果價格低的話可能比需要鎖倉的私募投資者還划算。

3、幾週才上線一個幣種,意味著得到了交易所的強背書,預期上幣前期會有拉升。

項目方更是渴望著被幣安“寵幸”。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BNB 平台幣暴漲,頭部交易所糾結入局

IEO 也許帶不動小幣種的價格和流動性,卻能帶動平台幣的暴漲。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2019 年2 月以來BNB 價格走勢

自從幣安Launchpad 正式推出項目以來,BNB 的價格也從5.99 美元飆升至現在的15.14 美元,累計漲幅超過150%;市值也增加了幾十億RMB,超過USDT,躍居市值第七。

持續的第一熱度帶來的交易量也就自然而然轉化成了幣安日益增加的手續費收入了。

“幣安Launchapd 每個月推出一個新項目,如同接力賽:一個項目倒下了,另一個項目就接上了。幣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BNB 出現大幅度下跌,以時間換空間,等待牛市的到來。後期說不定再換一種新的方案,而且我聽幣安內部員工透露幣安打算推出節點,要求參與搶購的投資者持有更多BNB。讓更多大戶來持有BNB ,以此來穩定BNB 的價格。”張紹生對Odaily 說道。

頭部交易所的平台幣也涼了,亟待場景加持。

“做吧,風險太大;不做吧,萬一別人都做了把自己頂掉了呢?”

一名內部人士道出了頭部交易所的糾結。他還說:

“現在火幣和OK 等國內交易所處於一個尷尬的困境。大家都不搞,看著幣安搞,幣安一個人把錢和人氣都賺了。本來是三大交易所,現在基本上幣安已經接近一家獨大了,再這麼發展一年下去,在下一輪牛市來臨之前,可能就沒其他交易所什麼事了。而且熊市殘存的用戶和資金有限,一家開啟吸血模式,就會加速其他交易所的死亡。

但是你要搞的話,就有可能成為被槍打的出頭鳥和眾矢之的。畢竟,今年全球對於金融方面的監管是越來越嚴的。

怎麼辦呢?國內各大交易所的老闆,尤其是人身在國內的老闆,此刻也正焦頭爛額。

就和9.4 那回一樣,大家都關門,你關不關門?你關門了,新的不關門的小交易所就以火箭般的速度搶走你所有的行情紅利了。 ”

火幣率先打破這種窘境,Bittrex 和OKEx 相繼跟進。

3 月7 日,火幣全球站CEO 翁曉奇表示“火幣即將推出的Huobi Prime 為火幣優選上幣通道,即非眾籌也非IEO。Prime 將面向全球優質項目提供一個創新、快速、合規的綜合上幣服務。”

但是,接近這個項目的火幣員工趙宏建向Odaily 透露,Huobi Prime 的玩法其實和幣安的Launchpad 沒啥區別,而且是李林親自操刀,預計在本月20 號左右上線。考慮到幣安Launchpad 有很多的投機者,一個人同時操作四五十個賬號來搶額度,項目上線立馬就拋售代幣。

Huobi Prime 在此基礎至上做出了一些“創新” 之處,要求投資者在搶項目售賣的額度之前,火幣賬戶內連續30 天內一直持有一定數量的HT,這樣就擠走了一部分投機者,而且HT 的價值也能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3 月11 日,Bittrex 子公司Bittrex International 宣布推出IEO 平台。韓國初創公司RAID 為其提供了170 億枚XRD 用於IEO。 Bittrex 首席執行官Bill Shihara 表示:“我們對這個IEO 感到興奮,並期待未來能幫助更多類似的創新團隊與用戶建立聯繫,並構建他們的平台。”

3 月12 日15:58 時,OKEx CEO JayHao 在微博稱:“對於真正優質的項目和早期創業者來說,IEO 不但是一個好的融資途徑,而且可以省去大量費用和精力上線交易平台,專注於項目研發和社區運營。在審慎評估這種模式在各國的合規性之後,我們有了更合規更完備的方案,目前,OKEX utility token 銷售平台'OK Jumpstart'從技術到產品都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上線。”

這標誌著三大主流交易所開始集體進軍IEO。

OKEx 此條消息公佈之後,三大平台幣普漲,據AICoin 數據顯示,3 月12 日16:00 時,OKB 從0.9 美元漲至1.02 美元,24h 漲幅6.66%;HT 從1.7 美元漲至1.82 美元, 24h 漲幅3.41%,BNB 從14 美元15.27 美元,24h 漲幅2.52%。

小交易所也希望自己能蹭一波熱點。

張紹生也準備效仿幣安Launchpad。畢竟幣市已經熊了快一年了,很多小交易所倒閉,頭部交易所日活和交易量呈斷崖式下跌,幣安Launchpad 卻能帶起一波二級市場的熱情,怎能不讓友商眼紅?

張紹生深知自己的交易所沒有像BOH(幣安、OK、火幣)這三大頭部交易所的名氣,擔心自己吸引不來項目方和投資者,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先搞一個熱點幣(即十倍幣百倍幣),反正幣圈的韭菜只知道看K 線。”張紹生篤定韭菜們抵擋不住十倍幣百倍幣的誘惑。

正文

二級標題

正文

項目創立初期盈利能力弱。 “如果項目方把大部分錢都拿來拉盤了,那還怎麼做踏踏實實做事情?這種模式最多再玩一個月估計就結束了。”Frank Li 並不認可IEO 模式,“類似於股權眾籌,如果這種模式靠譜,4 年前的各種眾籌類平台就不會關,而且IEO 本身是一次冒險,兜里有錢去兜底是最大的風控,奉勸各位媒體小伙伴要謹慎吹。”

“初創項目後期一定會破發,以太坊也曾破發過,關鍵還是要看項目破發之後能不能漲。”Frank Li 分析,幣安Launchpad 其實是一個短期“跑得快” 的模式,後期需要給時間它們證明自己。 “很多韭菜都懂這個道理,既然項目後期一定會破發,那就沒必要去參與項目的私募。”看長期的人不如等破發再大量買入。

按這種邏輯,IEO 就是投機者的遊戲。

一位不願具名的數字資產交易所老闆George Wang 評價這種模式為“幣安花錢買用戶,項目方和投資人和媒體陪著玩”,並不能持續。“FET 已經破發了,Celer Network 可能玩不下去了,都是賠錢生意,個人炒個短線,投資人回收點渣渣離場。”

Fcoin 帶火“交易即挖礦”,也加速該模式的異化與毀滅。

若沒有實質價值支撐,IEO 就是低配版的交易即挖礦,曇花一現:看投機者願意陪玩多久。

“無論ICO 還是IEO,本質上他們都是一種金融工具,本身創造的價值量是有限的,源頭必然是有價值的、可持續的資產。”分析師李思文認為,“除非有通過幣安Launchpad出來的項目後期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這是核心所在。”

“就像納斯達克最終之所以能夠發展到和紐交所同等體量的交易所,就是因為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出現了,早期可能都會有泡沫,但是後面改變了人們生活,所以納斯達克這樣的一個資本市場才會存在。”李思文補充道。

幣安創始人趙長鵬也公開表示:“IEO 模式的核心在於找好項目,實際幹活的項目。幣安很歡迎其他交易所抄我們,他們如果能夠幫助更多好的項目成長,對行業肯定是好事。行業變大,對大家都好,我們就是不希望看到拿爛項目,或者甚至空氣項目來圈錢,以及其他傷害用戶的行為,這樣會把行業做壞。”

趙長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正在發生。

張紹生透露,前兩天在某交易所預售的KNT(Kasoutuuka News)項目也曾經找過他們做公募,但被他拒絕。

“我覺得他們就是空手套白狼,套我們的韭菜。你給我幾個BTC,或許我可以幫你上,但是他想讓我們免費地幫他們去做公募,這不是空手套白狼是什麼?到時候出了事情還得我們交易所去背鍋。另外他們的募資體量還很大,最後賺到的錢還要分給交易所和媒體,KNT 最後能拿出多少錢去鋪盤不得而知。那到時候只能割韭菜。韭菜怪誰?怪的是交易所。”

張紹生認為IEO 就是利用交易所的品牌割韭菜,剛開始可能會賺到一波錢,可對於交易所的形像以及未來的長久發展並不好。 “但是KNT 的韭菜是一定要割的,因為交易所要賺錢,媒體要賺錢,這個錢從哪裡來,當然是韭菜手上了。”張紹生分析道。

既然注定要割韭菜,那麼IEO 究竟還能玩多久?一位供職於頭部交易所的分析師趙續預測:“我們即將看到一個所有交易所都搞IEO 的局面。這樣的話,這個模式只會加速毀滅,具體原因也就不用多說了,大家也都不是新韭菜了。”

(文中張紹生、趙宏建、李思文、Frank Li、趙續和George Wang 均為化名)


我是Odaily記者茶涼(微信:hao1250549397)、編輯盧曉明(微信:lohiuming),探索真實區塊鏈,爆料、交流請加好友,煩請備註姓名、單位、職務和事由。

王也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