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 月18 日晚22:00 點,包括Vitalik Buterin、Martin Holste Swende、Afri Schoedon 以及Peter Szilagyi 在內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舉行電話會議,討論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事項。
二級標題Péter Szilágyi二級標題
以太坊雙分叉
“我們會在以太坊主網(mainnet)上進行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以及君士坦丁堡修正性(ConstantinopleFix )分叉,並在已經實行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的測試網( testnet)上,進行君士坦丁堡修正性分叉,這就是所謂的雙分叉。”以太坊Geth 客戶與安全主管Martin Holst Swende 向Odaily表示。
以太坊一直以來有兩種網絡——主網以及測試網。所謂的測試網是用來模擬主網的行為,功效與主網相同,因此開發者可以在測試網上開發和測試自己的智能合約、發幣等等,作為上鍊前的環境評估。反之,當主網對以太坊協議進行任何重大改變時,其測試主要在這些測試網絡上完成。
BlockX實驗室EIP-1283 提案圖片描述
BlockX實驗室BlockX實驗室)
因此,在昨晚的電話會議上,Peter Szilagyi BlockX實驗室
圖片描述
BlockX實驗室BlockX實驗室)
二級標題ChainSecurity二級標題
其他問題匯總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社群)
由於雙分叉提議是Peter Szilagyi 提出的,因此不少社區成員稱呼這次分叉為“ Peter's fork”。
社區成員Martin Holst Swende 告訴Odaily ,他則認為不應該再叫“硬分叉”,因為硬分叉聽起來像是社區推翻共識,重新設計規則,並且硬分叉也會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發行新幣,因此建議使用“網絡升級”。
對此,Martin Holst Swende 則認為,自己作為技術人員,並不在意叫什麼名字。 “當然,名字你們可以隨便取,這不是重點。”
對於存在漏洞的EIP-1283 提案,Martin Holst Swende 表示社區已經提出了5、6種解決方案,但目前開發者還沒想好用哪種方案,因此只能將其剔除。 “我們還沒決定現在更傾向哪一種(解決方案),沒有什麼好著急的。”
在Martin 看來,最著急的應該是解決難度炸彈問題,而這需要盡快啟動君士坦丁堡分叉。由於長時間激活了難度炸彈,以太坊目前網絡阻塞時間比既定的“冰河期”增加了9%,儘管對普通的用戶來說影響並不明顯。
後記
後記
後記
以太坊原定於在第708000 個進行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但由於EIP-1283 提案存在“重入攻擊”漏洞,後被推遲。在過去的三天時間裡,眾多的開發者們為了修復這個漏洞,在核心開發者社群展開討論,建言獻策。目前關於分叉具體工程事項都只是建議,並未被最終確定。
“我們是開源的,雖然很多人說我們效率低下,但我很喜歡這種氛圍。”Martin Holste Swende 如是說。
————————
我是Odaily記者秦曉峰(微信:pnjun0811),歡迎交流、爆料,一起學習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