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本文來自:,作者:哈希未來,經授權轉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是成立於1602年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兼併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商人為了籌集資金,就將公司的股份面向所有人公開出售,人們購買股份,而公司則承諾將來分紅。由於股票有限,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幾天后股票就加價15%出售,而為了方便股東們交易公司的股票,荷蘭終於在1602年前後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從此拉開了證券募資、交易的序幕,在隨後的400多年間,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進迭代,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也出現了無數類似的金融衍生品。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什麼是ICO
(1)ICO的定義及起源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名字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通過指定的發行平台進行項目公示,信息披露等,在約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方式下首次發行代幣,投資人則以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進行投資,然後獲得該項目的代幣。未來該代幣也可以在指定的場景平台內進行使用,或者在相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二級市場交易流通。總的來說,ICO就是項目方通過發行項目自身代幣,融資獲得通用數字貨幣的一種途徑。
最早的ICO 項目是2013 年7 月成立的Mastercoin,現更名為萬事達幣OMNI,其在Bitcointalk 論壇上成功眾籌了5000BTC。隨後,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ICO 風潮,很多項目都開始進行ICO,並且代幣價格在一定時間內出現過瘋漲,但是絕大多數項目都沒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紛紛走下神壇。在這期間,最有名並且最成功的莫過於Ethereum,其在2014 年7 月,發起了ICO 融資,籌措資金超過1800 萬美金,目前已是比特幣之外市值最高的加密數字貨幣。 2016 年5 月,The DAO 完成了ICO 史上最大的眾籌,融資額高達1.6 億美元,最終因受到黑客攻擊等種種原因,最後以解散退回以太幣而告終。隨即,在2017 年,全球ICO 市場進入白熱化階段,比特幣的最高幣值達到了16 萬人民幣一枚,全世界都在炒幣中自得其樂。然而,虛高的泡沫最終會破裂,市場慢慢的趨於的理性。
(3)ICO的優缺點
優點:
優點:
回報率高:早期時候,一旦項目成功,發行的幣就會翻翻漲價,投資人不需要參與何管理和經營就可以一夜暴富。
缺點:
缺點:
缺點:
由於用ICO拿錢動輒幾百萬美元,誘惑實在太大,以至於有不少項目直接就是以圈錢為目標。而圈錢跑路的或者圈錢之後不作為的項目,對參與者和認真工作的項目發布者都是一種傷害,ICO本身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有著極高的風險。所以,在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領銜網信辦、工信部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同時,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什麼是STO
(1)STO定義及起源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譯為“證券型代幣發行”,可以看出,它跟ICO以及IPO一樣,也是一種代幣發行的方式。其跟ICO最大的區別在於,STO需要受相關證券機構以及證券法律法規監管,發行的代幣具有證券屬性。
在2017年之前,最早期的Security(證券)起源自500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公司權利的票據,作為一種交易標的,從而產生了第一個資產證券化平台,即股票交易市場。
ST最早在2017年出現在美國。美國SEC關注到區塊鏈Token這樣的產品,其焦點是探討是否應該把一些Token產品納入證券體系中,這時就出現了Security Token和Utility Token的探討和辯論。
ST近期在國內特別火熱的原因來自今年6月22日納斯達克官網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文章認為ST將會成為推動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將在2019年取得重大突破。在整個ICO行業哀鴻遍野的情況下,納斯達克官方的發聲強有力地促進從業者找到一種新途徑讓區塊鏈可以落地。
相比不易監管的ICO,STO更加安全,因為證券型代幣在發行前必須受法律監管,監管要求其代幣背後必須有相應實體的資產作為支撐,跟股票一樣,比如公司的收入、利潤等。因此,STO更容易被監管,保障性遠大於ICO,但是也會因此帶來更多的發行成本,發行難度上也遠大於ICO。但相比IPO,STO的發行門檻相對較低,發行難度小。 STO處於ICO和IPO之間,結合的IPO的監管,同時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更高效的運行。
(2)STO的發行過程
首先,註冊代號,通過《代碼註冊電子合約》來申請註冊證券代幣代碼(類似股票代碼)。
(3)STO的優缺點
優點:
優點:
優點:
優點:
可編程、快速結算,監管部門監管成本相對更低;
碎片化交易支持更大型交易;
投資門檻較傳統更低。
缺點:
缺點:
缺點:
全球監管政策不兼容。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什麼是資產上鍊
(1)資產上鍊的定義及起源
資產上鍊解決的是在符合各國法律法規下,提取物理世界的實物資產和數字資產中的唯一可驗證標識和一致權利協議,在區塊鏈上生成不可篡改的可編程資產通證,實現鏈下資產與鏈上資產通證的一一映射。
資產交換的流程可劃分為:資產獲取、資產確權和收益實現。其中資產獲取和收益實現通過“交換”達成,而資產確權的核心為“註冊”,通過不斷的資產交換、確權變更來實現流通。資產的交換、註冊往往由具公信力的機構完成。如汽車、房屋類實體資產或股票、證券類數字資產的確權和流通,往往需要政府機構或⾏業組織提供相應服務。然而該類型組織機構的交易流程較為繁瑣,資產登記、交換的過程充滿風險,資產丟失、仿冒偽造、交易違約、信息洩露等各類問題時有發⽣。過於復雜的流程、低效的處理方式,造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抑制了資產流通的效率與價值交換的靈活性。
(2)資產上鍊的過程
上鍊第一步:資產命名及特徵描述。在互聯網中,數據存儲在中央服務器中,並通過基於位置的尋址訪問。每一台計算機都會有一個唯一的標識:IP地址,用以區別接入互聯網的成千上萬的計算機。區塊鏈中有一種資產命名解決方案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的ODIN(Open Data Index Name),它是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命名標識和交換數據內容索引的一種開放性系統,遵從URI(統一資源標識符)規範。 ODIN實現了對資源實體的永久性標識,是信息索引的數字標籤和身份證,可以很好地被應用到大數據、智能設備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
其次,就是資產的發行和轉移。現有的許多相關項目數字資產形成方式是基於以太坊網絡,發行ERC20代幣,並使用這些代幣進行交易,或者結合跨鏈技術,形成與主流數字貨幣之間的價值兌換。資產所有權的轉移和比特幣等類似,最簡單的情況下,基於區塊鏈的資產是無記名資產,只要掌握密鑰即掌握了所有權。而在某些情況下,資產所有權的轉移可以基於ERC721代幣實現。例如設計師設計的Logo,攝影師攝影的高清圖片等,這類數字資產具有強烈的唯一性特徵,希望資產轉移後原來持有資產者無法再使用該類資產,那麼可以將所有權映射至ERC721,僅當唯一的一枚ERC721在使用者手上時,方可獲取該資源的使用,也就完成了所有權的轉移。而對於數據這類主要轉移使用權的場景而言,則可以基於ERC20等同質化代幣,結合密鑰分發來進行所有權的交易。
(3)資產上鍊的優缺點
智能合約需要獲取資產的現有法律狀態,資產上鍊領域與證券化資產的關聯度決定了該模塊業務受限於政策。某些國家的法律規定轉讓必須採取某種形式進行,對真實資產在鏈上進行交易本身也需要獲得地方的許可,資產上鍊面臨的法律、稅收的風險不可忽視。
首先,核心的問題在於資產上鍊時的映射的準確性,為了保證資產交割的完成和資產的真實性,可能需要機構來背書。而假數據、偽造資產等問題的防護需要一方面,蒐集各個維度的信息,如圖片等來為資產增信,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合理的編碼格式使得資產的唯一性得到保證,例如通過哈希函數等生成數字指紋,以防止資產的偽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