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28 日,由Odaily 聯合36kr 主辦的“2018 POD New BlockTrend 新區勢區塊鏈峰會” 在北京舉行。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能源貿易事業部副總經理週濤、亞聯發展董事易歡歡、光明食品集團光明鮮到CEO 許哲、唯鏈首席戰略官莊家棟、多鏈技術CEO 周迅、DNV GL 可持續發展專家宋科以及聯訊CEO 蔡松延展開了一場以《打造新經濟,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為主題的圓桌探討。
以下為圓桌實錄:
以下為圓桌實錄:
蔡松延:大家中午好,感謝今天與大家參與今天的大會,很榮幸跟大家談一談關於區塊鏈跟實體經濟的應用,大家都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也是我們國家對環保一直以來的政策吧。現在有一些區塊鏈的應用是圍繞環保碳排放方面,其中有一個很突出的應用就是DNV GL。今天DNV GL 可持續發展專家宋科來到現場,為我們介紹DNV 如何節能減排,同時包括整個的項目的上下方,唯鏈的莊總以及光明集團的許總,現在請宋總為我們介紹一下DNV 相關的信息。
宋科:好的謝謝,我是來自DNV GL 的宋科,很榮幸能來參會。我們的模型不能用很簡短的時間來介紹,所以我盡量簡要地介紹一下。我們將一個模型從兩個方面介紹,一個是設計,一個是應用。首先介紹一下我們DNV GL,實際上我們服務於實體經濟,本身我們是不生產和提供區塊鏈,我們和唯鏈一起開發了一個碳減排的應用,合作方包括比亞迪以及光明集團,還有參與方PICC、清華大學。
首先談一下生態系統設計的思路。可能大家有所了解,在氣候變化領域我們無論是巴黎協議還是各個國家和政府,都會設定自己的減排目標,相應的就是說它有很多減排的路徑。比如說一些高排放的企業會設定自己的排放,同時這體系裡有一套MRV 的機制就是測量、報告、驗證的機制,所以大家能看到傳統上的思路是通過一些高排放的企業去實現減排,所以在消費這一端會有非常大的潛力。原因很簡單,這些海量的數據結合起來加上時間的疊加會生成非常可觀的減排量。但是它會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其中一個就是這一些海量的數據本身是很分散,所以我們要用MRV 的方式去驗證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區塊鏈天生的優勢就在於它是透明的,數據可追溯,並且它在成本上會有一些優勢。所以我們明確這樣一個方向以後,就會選定低碳出行的方式,同時有一個協同的PM2.5 的減排效應。
第二點談一下模型運作的機制,這模型本身就是要設計一套減排的方法學。把方法學嵌入到智能合約裡面,就是新能源車主一些數據,包括里程、耗電量實時的上傳。這些數據做了一個存證,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計算出相應的減排量。同時我們會通過一定的方法把減排量轉化成碳積分。碳積分可以在支持的平台上進行消費,比如說光明的這樣一個平台,整體上就是說我們看到這系統裡面有一個特點就是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可以去避免一些重複的計算,並且所有的數據是透明可追溯的。
最後看到這系統有三個重要的參與方,一個就是碳減排源頭的碳產品提供企業,第二個就是我們個人用戶,第三個就是在末端的碳生態支持企業,所以這三方基本上都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碳積分賦能的激勵機制實現一個多方共享、多方共贏的開放系統。我簡單就介紹到這裡,謝謝。
蔡松延:謝謝宋總。在這項目當中唯鍊是作為重要的支持,請唯鏈首席戰略官莊家棟莊總給我們分享一下。
莊家棟:首先我介紹一下唯鏈,唯鏈最早成立2015 年,致力於打造整個商業生態,是想要賦能於商業落地的公鏈項目。其實剛才有很多的嘉賓也提到了聯盟鏈,也提到公有聯盟鏈,現在大家對於不同的鏈的未來趨勢都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都很好,大家在朝著不同的方向努力,最後摸索出一條真的可以用區塊鏈的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商業模式。
所以今天就不講公有鏈、公有聯盟鏈還是聯盟鏈好。就講一下唯鏈作為技術提供方,撮合了很多實體經濟的商業合作夥伴到這一條公鏈上面來打造生態。光明食品集團的許總可以介紹一下光明怎麼來做這件事情。對於我們來說,覺得能夠把區塊鏈的技術做一點對於人類的未來發展很有意義的事情,包括碳減排這件事情,我們也覺得非常驕傲,感謝。
蔡松延:請許總也給我們分享一下光明在這些方面的做法。
許哲: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的一家食品企業,這個時間點上談食品可以觸發大家的想像力。食品是一個很接地氣的行業,也是貼近民生的。這裡我想分享一個生活場景,是切實發生在我身邊。我的岳父母家在上海的農村,這個農村在長江口一個小島嶼上,可能地圖上都不一定看得到,但是確實是上海周邊能夠找到的,現在類似陶淵明的桃花源這樣一個類型的小村莊,很漂亮。門前是一大片橘園,屋子前面是菜園、邊上我們自己養的雞和鴨,屋後是一片魚塘。我兒子小學三年級今年,暑假在他外婆家過,開學前我把他接回來,他說爸爸我不要回去,我說為什麼,他說外婆家的菜好吃,這個青菜花錢都買不回來。我腦子一下想出來,為什麼小孩子都說花錢都買不來,買不來是青菜嗎?不是。是外婆細心對家庭的打理的責任,認真去澆灌,用農家肥和水澆灌種出來的這些蔬菜。我就想到了我們現在都市人生存的環境,我們離開食品的源頭越來越遠,中間的過程越來越多。怎麼才能讓我們大家品嚐到這一種食品、能夠讓我們有信心?這就需要我們的技術來做一些事情。
在源頭上可以通過物聯網的企業佈設這些設備,通過我們區塊鏈的技術來把過程記錄下來。這樣的話我們的技術就能真正的落地,就能產生實用的場景,這是我們未來想做的事情。
這一項目是多方共建的,我們只是一個參與方,我們願意提供產品來做這樣的嘗試。把我們好的地方體現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真正使用到我們的產品,未來我的兒子可能就不會跟我說我要“移民” 到外婆家了。謝謝大家。
蔡松延:新奧能源週總,您能給我們分享一下能源方面的解決方案、商業落地,包括技術方面等?
週濤:感謝會議方給我們提供這一個機會,我們做的比較實體。大家看到北京的天氣很好,但是頭兩天甚至在前天都是霧霾。因為中國作為全世界製造的大國,它必須用自己的資源。中國的資源就是富煤貧油少氣,所以我們做了一個好氣網,大家也知道中國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能源的行業是高度壟斷,集中在三大油手上,不管國際油價怎麼跌我們一直在7 塊錢左右。在新的政策環境下,怎麼樣去讓真正市場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們就想到了用互聯網、物聯網跟區塊鏈,通過新的技術進步來推動整個能源的市場化改革。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既期望來源主體的多元化,但是更多需要供應保障、質量、價格的信心。原來三大油是以國家信用、政府信用來做背書,我們其他的參與者用什麼背書呢?可能就需要類似於技術上的創新來做更多的背書。剛才微眾張總說的公有聯盟鏈,我覺得在整個區塊鏈應用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新奧作為一個實體行業的參與者,嘗試用新的技術把鏈條呈現出來,同時與第三方做底層的技術的唯鏈合作,做技術上的背書。同時生態社區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使鏈條更加的豐富,使得真正的消費者和參與者對這有更大的共識,建立這一些標準體系更有信心,使新的生態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活力,使得我們的生態環境更好,消費者也能得到更多的實惠。後續利用互聯網、區塊鏈,更多跟數字化相關的實體企業來向數字化轉型。同時讓金融企業建立信用體系,幫助降低實體企業的金融成本和風控成本,更好地促進整個生態環境改進和實體經濟的升級轉型。
蔡松延:謝謝週總,剛剛我聽週總的介紹中,咱們的技術支持方依然是唯鏈。莊總您能否給我們講一講唯鍊是如何幫助新奧能源在這方面做的,一些技術的具體應用?
莊家棟:首先很感謝週總對唯鏈的信任。我再補充幾句,剛剛那麼多的企業提到我們,其實唯鏈致力於實體經濟的商業形態落地,就因為現在,特別是在早期區塊鏈的時代,很多公鏈項目,很少有真正商業落地,所以我們在做公鏈的項目,就是幫企業做這件事情,真正幫助行業解決痛點。實際跟我們合作的企業有幾百家,我們也在構建一個大生態。剛才提到碳生態相當於一個場景的應用,其實還有其他很多商業生態,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會後可以探討。
針對能源這一塊,週總是專家。從唯鏈的角度,區塊鏈核心的應用包括存證,我們起到了對企業的技術支持的作用。我們沒有說用區塊鏈可以去改變傳統的一些商業模式,這是沒有的。只是說存在一些痛點可以用這技術去解決。所以我強調的一點,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說一定要去顛覆現在很多傳統的實體經濟的傳統運作模式,只是說賦能這些企業,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如果說把關注點放到這上面,我覺得有很多的企業有這種需求。作為區塊鏈的公司,不管是做聯盟鏈還是公有鏈,本著這一出發點,真的可以幫助到企業,有很多合作的前景,而且發展會更快。這是我的一些想法。
蔡松延:謝謝莊總非常精彩的分享。接下來易總您能否給我們分享一下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一些具體的應用。
易歡歡:我想針對剛才提到的生態環境這個領域的發展,講一下我的觀點。我之前一直在證券行業,關注所有的國內,包括海外市場的公司,自從去年提出三大攻堅戰以來,我們就非常關注環保行業,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到今年的10 月份以來,幾乎所有從事環保行業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有的死掉、有的接近死掉。這中間是為什麼,大家有沒有想明白?它的本質問題是什麼?它的本質問題是所有的環境保護項目的出資人是誰,大家有沒有想明白。出資人是政府,但是所有的環境保護項目它的度量,給政府產生的效益是一個長期、遠期,而且是不確定的效益。所以在這過程裡面,會造成很多環保公司,看上去項目很好、項目很大,但是沒有現金流,導致大規模的死掉,這是一個很重要、很關鍵的問題,這是我想講第一個。
第二件事情是在什麼地方呢?我先講痛點。馬上就要召開在波蘭的氣候大會,每年都有一次,每次接近20 天。但是每一次氣候大會來的人級別越來越低,為什麼?因為感覺沒有抓手沒法落地。大家都在講碳減排和碳排放的問題,確實是人類所關注的問題。但是全球這麼大,我怎麼去度量。
另外,保護環境的人並沒有看到直接好處,污染環境的人並沒有受到直接的傷害,所以在這過程裡面,需要是什麼?需要的形成核心的閉環,這閉環的核心就是有一套非常強的,基於全人類共識而產生的一套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在原有的方案過程裡面很難,不管是通過分佈式數據庫還是任何一家來構建的方式,都是不OK 的,但在這裡面我們認為區塊鏈有可能解決這個事情。
第四個問題,區塊鏈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核心痛點,就是幣的風潮已經過去。我們是經歷了1999 年的科技泡沫,那時候科技股跌的比我們現在看到的比特幣、以太坊還要慘。但是它能夠起來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能不能結合科技產生核心的應用,所以無論是從企業端到政府端到國際組織再到區塊鏈本身,其實都需要找一個核心的場景去相應的落地。除了這事情之外,
另外還有什麼?另外還有相應的金融機構,我們看到央行在不斷的提綠色金融、,包括我們看到的綠色信貸已經超過8 萬億的規模體量,但是沒有一個平台和服務能把這事情進一步的結合在一起。所以這就是我認為它會結合起來產生非常巨大商業模式和行業影響力的一個核心點。
但是這個點除了簡單的我們看到的一個區塊鏈的技術之外,還有大量的前提條件,包括怎樣獲得更好的信息和實現數據的全方面的採集。第二個,採集完了之後怎麼樣上鍊,用聯盟鏈的方式還是用公鏈的方式,現在公鏈的性能有沒有得到優化。我們現在都在談智能合約,基於碳交易未來延伸到水、環境、大氣的等等交易,這中間我們一直合作的包括聯合國下面的氣候研究所,然而他們裡面光是碳的這一種標準就寫了大幾十本書。這些事情怎麼樣能夠在智能合約裡面充分的去驗證,然後在什麼國家、在什麼樣的社會組織形態下形成一套交易機制,然後形成交易機制之後,金融怎麼樣能夠服務進來,這裡面才能真正的實現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的完全閉環。
只有閉環了之後,商業模式才能真正的成立。而且這裡面是需要方方面面,各家一起來共同參與的。我們通過跟金融機構合作,包括在華南某一個地區發起多家銀行,共同成立的綠色區塊鏈。我們希望通過跟唯鏈、跟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去服務更多的人群,達成更多的共識,共同匯聚起來在上面形成商業模式的閉環,在服務實體經濟裡面產生很大的標桿性的業務。這是開源,一旦做完之後可以進一步在醫療、教育和其他領域裡面進一步複製,它一定要在一個小點上凝聚多方的共識來解決這一個問題,這就是社會痛點和區塊鏈核心痛點的結合,這是我想表達的一個觀點。
蔡松延:謝謝易總。大家眾所周知EKT 也是非常知名的公有鏈,我們非常有幸請到多鏈的CEO 周迅。
周迅:因為我是技術出身,我就從兩個方面講一下是如何幫助實體經濟和區塊鏈結合。首先從技術方面來說,我認為區塊鍊和實體經濟結合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實體經濟需要區塊鏈去來幫他建一個限制機制,比如說我不想暴露某些數據,但是想證明我擁有某些數據。或者是應用區塊鏈的密碼學的算法,或者一些其他的東西是實體經濟需要區塊鍊為它創建信任。這是區塊鍊為實體經濟賦能的一個重要方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假如說兩方合作,其實建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器兩家去對接就可以,但是如果涉及到多方,實際上區塊鍊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剛才易總也提到的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它的成本非常高,比如說只是讓國家出這個錢,實際上受益人是我們,出錢的人是國家,這不是一個良好的循環。其實我們要是貢獻自己的力量,可以提出這樣一個想法。假如說在環境檢測方面,我們可以做一個節點監測,比如說朝陽區或者是海淀區或者東城西城的環境質量,所有人都部署這樣一個節點,你部署節點就可以挖礦提供一個數據到鏈上,這時候所有的受益人或者是國家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機構,這是比較好的方式。另外還需要實體經濟用到區塊鏈,比如說積分上鍊,為我公司的積分創造一個應用場景等這些都是區塊鍊和實體經濟的結合點。另外我認為去中心化的、存儲方面的技術也能給實體經濟賦能。比如說把公共場合的一些監管視頻,幼兒園的視頻、學校的視頻、醫院的視頻都放到鏈上去,一方面能用到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另一方面也能節省成本。因為視頻非常佔用存儲空間,如果把這些視頻分佈到全網的各個節點上去其實是非常大程度的節省成本的方式。我大概就講這麼多。
蔡松延:謝謝週總,感謝各位專家的分享實體經濟與區塊鏈的結合還是非常值得期待,我們今天就這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