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曉蕾:股權融資已去,數字時代將至,中國仍有數據紅利| POD新區勢峰會
小派克
2018-12-24 03:55
本文约431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7分钟
現在技術還支撐不起我們的願景。

11月28日,由Odaily與36Kr集團共同主辦的2018 POD New BlockTrend新區勢區塊鏈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曉蕾發表了《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的主題演講。她認為,過去是以香港金融為中心的股權融資,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模式。而未來則是一個數字經濟的時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以下是演講原文:

劉曉蕾:首先非常感謝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來這裡跟大家分享。我其實昨天剛從香港趕回來,因為香港那邊昨天是有一個CCTV財經做的對話節目,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金融,特別是跟香港這邊的金融融合。所以非常有意思,昨天回顧了過去今天就展望未來。

在我眼裡我覺得過去是以香港金融為中心的股權融資、包括銀行為主體這樣一個金融模式。我覺得未來我們要進入一個數字經濟的時代,或者叫數字中國。這個在我們十九大的報告裡反應的也非常明確。過去五年互聯網+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未來我們要進入一個數字中國這樣一個階段。

在這個趨勢中,我覺得區塊鍊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整個業界都在摸索: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應該怎麼樣推進?我們學界其實也是最近有很多論文出來,包括我自己和會計系的也寫了一篇學術界的論文,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gsm_blockchain_lab)。還有虛擬資產的監管沙盒也在想怎麼樣去監管這個行業,但目前都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所以我在這兒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學習心得吧。

我們的經濟從人口紅利開始,現在正在過渡到數據紅利。今年是我們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過去40年其實取得了所謂的經濟奇蹟、中國奇蹟,學術界都在研究為什麼會這樣?大概有兩點共識:一個是投資拉動,另一個是我們的人口紅利。但是這一種增長模式已經遇到了瓶頸,我們已經在面對產能過剩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未來怎麼辦?十九大也提出我們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即要么就是技術進步,要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技術進步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新技術,但當技術也沒辦法短期進步的時候,如果有效的配置資源比如銀行貸款究竟貸給國企還是民營企業,是貸給新能源汽車還是混合動力,也能解決問題。

我的觀點是我們的數據作為一個新的生產要素會進入生成過程。這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新特徵。在這新的轉折中我覺得中國其實是有優勢的,因為我們國家其實是有海量的數據,在這樣一個轉型期裡我覺得我們國家是從人口紅利時代過渡到數據紅利時代的過程,因此仍然具有優勢。

在轉型中區塊鏈有什麼作用呢?數據是AI時代的原油,區塊鏈可以使數據成為資產,數據成為資產的首要條件是需要數據能夠確權,你得知道數據是誰才能進入生產要素才能使用。區塊鏈在數據確權方面大有可為。

第二個資產數字化,當資產數字化之後就容易在區塊鏈上面交易,從而有助於資源有效配置,引導資金投入到比較有未來的產業、行業裡去。這也是我們國家領導人經常說的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如果我們的資產可以首先數字化,然後在交易市場上流通和定價,我們就可以做到更好的資源配置。

但是數據使用過程中其實面臨很多挑戰,比如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大數據公司被查處就是因為不合法的分享數據問題。而區塊鏈可以做到在允許個人保護隱私的條件下進行分享,比如說區塊鏈零知識證明技術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保護數據隱私。

前面嘉賓也談到了區塊鏈的機遇:一個很重要的創新就是記賬方法的創新,分佈式記賬為什麼重要。一個是形成了記錄的過程,我們季報、年報看到的其實是一段時間經營的結果。但是區塊鏈大賬本它不僅僅是一個結果,你可以看到整個交易形成的過程。這就使記錄的過程得到很好的監控。不僅中國這樣,國外也這樣。

這裡面有一個圖其實就是最近國外的數據,它用的是美國銀行、歐洲銀行在銀行間做的某一種銀行間交易的數據,我們會發現它非常奇怪的。這個豎線是季末的時候,發現季末的時候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就不交易,其他時間在交易,但美國銀行沒有這趨勢。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2008 年進入金融危機美國加強了銀行監管,它要求它的銀行存貸比例要每天達標。但歐洲銀行和日本銀行不要求每天達標,季報的報表達標就可以。

當天天達標你都會天天乖乖,當要求每季達標銀行就會只在季末在表上做到達標,其他拿到市場上去租借去交易。也就是說,當我們只要看到一個結果的時候,那它中間的過程就會有很多操縱,所以事實上我覺得經常說區塊鏈應該擁抱監管,我的一個觀點就是事實上監管應該擁抱區塊鏈,因為區塊鏈在監管科技中其實是大有可為的。如果監管可以看到我們現在很多交易的過程,是對監管有利的,監管其實是應該擁抱區塊鏈的。

我們最近也正在跟監管部門合寫一個監管科技的報告,研究監管怎麼用區塊鏈的技術對我們現在的新科技來進行更好的監管。公用賬本另外一個好處在於當多方在一起,信息分流就會非常容易。

還有就是關於區塊鏈的確權,就是資產數字化的問題。資產數字化之後它有利於資產的統計、定價、流轉。現在的物聯網還有智能硬件的發展,使得數據利用手機上鍊變的非常可能。

我們當時去青島參觀了一個北大校友創辦的做輪胎的企業,當時我非常吃驚這輪胎可以內置收集數據,但其實價格已經很便宜,也就是智能硬件收取數據技術使這些成為可能。

第三個是我個人覺得其實是區塊鏈最大的一個創新在於新的組織模式,經常我們會討論,阿里巴巴是一個中國公司嗎?說中國互聯網很厲害,那你說阿里巴巴是中國公司嗎?早期投資的VC、PE 都不是中國的基金,現在它在美國上市,股東也絕大多數不是中國人,你憑什麼說阿里巴巴是中國公司呢?確實,如果我們從股東這角度來看它確實不是中國多數人做股東。但我們從參與人的角度來看,阿里的僱員、淘寶店主和在淘寶買東西的人,包括稅收主體都是中國人,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從參與人這角度來看它確實是一家中國公司。但是在阿里這樣一個有限責任公司的構架上,參與人並不是股東,所以你在阿里買很多東西阿里賺的錢並不是你的,跟你沒關係。事實上你買的越多他賺的更多,淘寶店主也是一樣給阿里交很多錢。

區塊鍊是什麼新的模式,它是讓這項目的參與人,或者這社區的參與人同時也是這社區的擁有者。國內的項目不提,比如說國外的項目是共享硬盤存儲的,你硬盤的空間或者你把這硬件存儲在其他的硬盤裡面我是這項目的參與方同時我也這是項目的所有人,如果這項目是有Token,未來Token 價值上漲會給我帶來收益,所以在這樣的區塊鏈社區裡,同時他的參與者也是這項目的所有人,這其實是全新的組織模式,不再是過去的公司了。

為什麼公司會產生這個問題,我們有非常多的理論研究,我們有無數的學術研究都是在研究公司組織模式,公司怎麼做投資、公司怎麼做融資、公司怎麼做監管、公司有什麼樣的委託代理,對於一個有限公司來講還有現在上市公司都是這樣的模式,公司目標是最大化公司價值,它要賺錢,它要給股東賺錢這是它最主要的目的。任何偏離了這目的我們都叫它委託代理問題,都是錯了,你任何偏離這目的的都是不對的。

但是從區塊鏈的社區來講,社區因為它沒有一個主體,或者不應該是以賺錢為目的。那社區目標是什麼呢?在一次閉門討論會上一個業界朋友問我,那你說這社區應該是乾什麼呢?我個人認為社區就像一個國家,你覺得一個國家是乾嗎的?顯然賺錢不應該是國家的目標,對吧。雖然說我們要收稅,但是收稅不應該是國家的最終目的,因為稅收上來又重新花下去,通過轉移支付花下去。國家的目標應該是什麼呢?國家的目標應該是最大化它每一個公民的利益。這同時也應該是區塊鏈社區的目標。我是想做大做強我的社區,並不是想賺錢,當然賺錢可能也是其中一個過程。

如果我們從區塊鏈社區和國家的角度來對比,中心化的組織就是獨裁或者專制的國家,像比特幣POW 機制我們直接理解為直接民主,它的好處就是非常民主。它的不好就是效率非常低,我們都知道比特幣擴容,就是它效率可能未必高。那POS 這一種共識機制就是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而DPOS 則是精英治國。因為所有人都治理的話效率太低。但是大家也批評這種模式容易壟斷,精英本身也有一些自身問題。

這是百度照片確權的案例,其中確權的關鍵在於法院會不會認可。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杭州互聯網法院有一個判例,這是光華的學生他們公司做的一個保全網。用區塊鏈進行保存的證據被互聯網法院認可,而且在我們的最高院上,9 月份對這互聯網法院的判例進行了進一步的確認,這其實是一個司法上的確認,對於我們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是一個正面的作用。

關於資產數字化,我感覺其實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在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上鍊方法,我看過很多農業溯源的項目覺得都挺不靠譜。因為線上和線下對接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比如農產品溯源,你不能去原產地溯源,因為成本太高了,總不能每一個獼猴桃上都貼一個芯片吧。所以大多選用的是在分銷的地方溯源,就是在農批市場進行上鍊。我覺得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實體上鍊方法,不同行業需要不同領域的人一起摸索究竟什麼樣的模式會更好。

騰訊做的區塊鏈+ 發票大家都知道,這是做了一個普票,我認為普票貢獻不是很大,未來更大的區塊鏈應用事實上是增值稅,我需要記錄流轉的全程。

這是Fcoin 這個例子,大家也比較清楚了,這個例子其實是並不像當初想像的那麼好。我覺得社區Token 的機制設置是一個關鍵,我們學術界也有一些老師和同仁在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學術上的文章。

時間到了就不繼續說了。我覺得區塊鏈的前景非常廣闊但目前的技術還承載不了遠大的願景。現在就像90 年代初討論手機導航,其實當時技術承載不了這一願景,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那一天會到來,我們現在就到了這一天。但是現在的區塊鏈我個人理解技術還沒有那麼成熟,所以我們現在很多應用還是比較遠,短期內我覺得可能還是以發展聯盟鍊為主,也包括國家大環境。對於我們的學術環境我們也非常有興趣在這一領域產學研相結合跟大家探索一個更好的應用和結合。我們前幾天實際做了一個“區塊鏈@北大光華” 首期的培訓包括請了一些大咖和業界的嘉賓來交流和討論,我覺得這行業需要大家共同推進,我們明年4 月份還會搞第二期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光華區塊鏈實驗室(gsm_blockchain_lab),關注我們未來培訓的項目,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小派克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