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怒懟:BCH是奉行凱恩斯主義的法幣
碳链价值
2018-11-13 03:10
本文约835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3分钟
“我們不願意與任何人分享貨幣主權,哪怕是中本聰也不行”

編者按:本文來自碳鏈價值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

(ID:cc-value),作者:Jimmy Song,編譯:Morpho Hawkes、Diana,經授權發布。

我們在上週介紹了比特幣核心開發者Jimmy Song和比特幣耶穌Roger Ver的世紀賭局。其實,在今年9月的“郵輪辯論”中,Jimmy Song就針對BCH、BTC和Roger展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思想對戰。

在這場辯論中,Jimmy指責比特幣現金是一個以比特大陸作為央行的法幣,並且指責比特幣現金社區混入了CSW這種“挾中本聰以令諸侯”的騙子。他還批評道:“對於中心化的貨幣來說,造一個傀儡大神是很有用的。”

這場辯論文稿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Jimmy的演講正文,另一部分是Jimmy對Roger提出7個劫難的反駁。雖然這些內容帶有BTC政治宣傳色彩,但仍然值得深讀,因為它有助於我們認識BCH和BTC的派別與意識形態之分。 ——雖然大家都關注硬分叉,但如果不是為了這些理念與利益,分叉又何必帶血?

以下為翻譯全文,其中正文2900字,反駁4100字,全文7000字,與讀者共享。

這是我為了跟Roger Ver辯論而準備的文本,貼在這兒作個參考。

我今天的目的是進行一場文明辯論,關於比特幣與比特幣現金。我們要來一場林肯——道格拉斯賽制(Lincoln-Douglas)的辯論,雙方輪流發言。我首先發言,我的對手後發言。第一輪時間限制每人10分鐘,之後各輪每人5分鐘。目標是讓辯論少一點傑裡·斯普林格(Jerry Springer)的風格(碳鏈價值注: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其節目經常有激烈的爭吵、謾罵甚至毆鬥場面),多一點最高法院的風格。

首先,我要感謝這次遊輪之行的組織者,以及與會的各位來賓。也要感謝Roger Ver,特別是感謝他早期對比特幣的大力宣傳。我們今天可能是一場辯論,但我們在哲學方面也有很多共識,我敬佩你對自由之路的貢獻。

我開場的論點是:BCH是一種法幣。

你們認為我現在是在煽動,在誇張嗎?我沒有。我只是陳述了事實。

為了證實我的觀點,咱們先看一看“法定”是什麼意思。 《韋氏大詞典》關於“法定”的英語fiat是這麼解釋的:

一種命令或意志的行動,可以不需進一步努力,或者好像不需進一步努力,即可創造某事物;一種權威性的決定;一種權威性的或專斷的命令。

因此,法定貨幣也就是一種貨幣,由以下行動創造:

一種命令或意志的行動,可以不需進一步努力,或者好像不需進一步努力,即可創造某事物;一種權威性的決定;一種權威性的或專斷的命令。

我今天的論點是:BCH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符合這些特徵的貨幣。

第一,指定另一個人擔當中心化的權威;第二,將權力進行去中心化。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硬貨幣

二級標題

比特幣的經濟哲學屬於奧地利學派,主張不能讓中央權威干涉市場。比特幣領域中,市場會自己為一切認識到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沒有一個中央權威告知所有人“我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每個人都能基於穩定、不可變的規則,擁有選擇的權利。

二級標題

這就讓比特幣無法被人審查,也沒有“單點失效”的情況,或者控制點,能讓另外一個實體指派某人管理。比特幣沒有管理者,因為管理者就是中心化控制的另一種說法。 segwit2x管理“失敗”,就是這種特徵的表現。用戶對自己的貨幣有支配權。比特幣在這方面獨一無二,因為其他所有山寨幣都有“單點失效”,或者能讓另外的實體指派管理的控制點。這樣,山寨幣的用戶就並不擁有這些代幣的主權。

二級標題

這就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類權力鬥爭。比特大陸和Craig Wright正鬥得死去活來,爭奪控制權,掌握BCH將來的方向。鬥爭的結果很可能是BCH分成至少兩種虛擬幣。 BCH不是用戶有主權的網絡。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正文

二級標題

正文

BCH沒有存在的理由

正文

BCH的功能,已經有很多山寨幣實現了。這些山寨幣就跟BCH一樣全都是中心化的,很多在支付方式上還比BCH更優秀。

上次辯論,我的對手主張山寨幣沒有BCH這樣的歷史,因為BCH的賬本中有比特幣的歷史。這也是謊言。賬本相同,這種情況只不過表示比特幣持有者有一次強制空投,再也沒有別的意義了。

而且,目前比特幣有74種不同的硬分叉,包括:

比特黃金(Bitcoin Gold),有著不一樣的工作證明、管理機制、路線圖。

比特幣利息(Bitcoin Interest ),有權益證明。

私人比特幣(Bitcoin Private),有私密性、可替代性。

閃電比特幣(Lightning Bitcoin),讓用戶能夠極快地進行交易結算。

主要的硬分叉還有很多,比如Bitcoin Diamond、Super Bitcoin、BitcoinX, Bitcore、Bitcoin2x、Bitcoin File、Bitcoin Atom、Bitcoin Vote、Bitcoin World、Bitcoin Pay、Bitcoin Faith.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比特幣上帝( Bitcoin God),這個分叉明確表示他們有中央權威。這些分叉全都有路線圖,有不可忽略的價值,有多種有趣特徵;與此同時又保存了比特幣的交易歷史。

這就是所有硬分叉和山寨幣背後的主要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這是把寶押在了操縱者身上。所以這麼多虛擬幣(包括BCH)才會不惜血本大肆宣傳,把這麼多錢花在忽悠人上。他們想讓我們相信他們,不讓我們作一點驗證。

二級標題

BCH是中心化的,有一小群人為其他所有人進行決策。 BCH是家長作風,不管市場怎麼說,都我行我素執行某些特定的使用案例。 BCH是凱恩斯主義,奉行干涉主義而不讓正常的市場力量自由競爭。

二級標題

BCH是一種法定貨幣!

二級標題

以下是我準備的駁論:

1、Blockstream公司並未操縱Core開發組

我是真正做出貢獻的人,我可以告訴大家,Core開發過程並不像他說的那樣。想要編出各種稀奇古怪的陰謀論,說Blockstream公司操縱這個操縱那個,一點也不難。故事編得好就能吸引人嘛! 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伊拉克新聞部長薩哈夫滿嘴跑火車,大談伊軍如何戰勝美軍,讓美國人起了一個輕蔑的綽號“巴格達鮑勃”(Baghdad Bob)。現在的陰謀論者也跟這個巴格達鮑勃一樣,徹底失敗,於是編出這些謊言,安撫脆弱的小心靈。

看看真正做出貢獻的人吧!在核心開發者中,真正來自Blockstream的一共只有兩個人。還有很多開發者來自很多別的公司,比如Chaincode實驗室,還有麻省理工學院數字貨幣計劃(the MIT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甚至還有我對手投資的公司,比如Blockchain.info。核心開發過程是精英管理式的,大家任人唯賢,決策由大家共同商定的。坦率地說,我的對手並不是碼農,而且那些嚴重曲解了Core開發機制的人。

我的對手將一個任人唯賢的開放機制說成邪惡機制,因為他沒有得逞——他辯論輸了。而且因為市場的喜好已經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所以他只好編出各種陰謀論,為自己的失敗辯護。

對手把他的理念帶到了BCH,而BCH更加樂於接受新理念。這一點我很高興。這就是自由市場的全部意義。但他不能這麼抱怨:“Core不接受我的理念,就證明了過程是中心化的,或是站不住腳”。他完全不了解過程,沒有得逞,於是編出一個理論,詆毀對手,為自己的立場辯護。

經常有運動員比賽輸了就埋怨設備,埋怨裁判甚至運氣,反正什麼都有問題,就他的水平沒問題。同理,陰謀論者也只是輸得很慘又不敢面對現實。陰謀根本不存在,市場不喜歡你的理念,僅此而已!

2、Gavin、Mike、Jeff Garzik無法動搖Core

Gavin Andresen、Mike Hearn、Jeff Garzik對Core項目均有貢獻,我對他們十分感激。這三個人依然可以做出貢獻。之所以沒有,我懷疑是因為他們過去擁有的影響力現在已經沒有了,但“停止工作”這件事,錯誤完全在於他們,而不在於Core社區。

我對手真正反對的是這麼一種現實情況:這些人曾經擁有的影響力已經失去了。在Core社區曾經口碑很好,不代表一輩子口碑都能這麼好。假如在某個官僚機構,你還可能憑著慣性滑行,不干正事而不被開除;比特幣Core卻不是這樣的官僚機構。

比特幣是精英體制,意味著你不僅必須始終干好工作,而且還必須隨著代碼和開發者質量的提高而進步。其他的貢獻者已經設定了清楚的進步標準,而這三位貢獻者並沒有達到標準,這是他們口碑下降的主要原因。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 Mike、Gavin兩人想讓Mike成為終身的良性獨裁者,想要實現圍繞Mike的中心化。社區的其他成員不允許,Mike一怒之下退了群。 Gavin技術能力太差,連檢查簽名都不會,於是讓Craig Wright這樣的騙子混了進來。 Jeff搞ICO和山寨幣。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三個人的影響力已經沒有了,他們也不再做貢獻了,儘管做不做貢獻都是他們的自由。比特幣社區不允許任何終身製,這一點和中心化系統是不一樣的。

我的對手反對的是比特幣Core的精英體制。只有貢獻派上了用場,你才能擁有影響力。精英體制下,影響力很難獲得,卻很容易失去。我的對手不滿這三個人失去了影響力,是因為這三個人對他的理念更寬容,而恰恰是這一點損害了三人的影響力。對手認為,這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差不多萬事萬物都是他失敗的原因,但絕不承認他的理念太糟糕,市場不想要。他似乎並不能面對自己犯錯而引發的後果。

3、免費交易其實不免費

我的對手經常喜歡談論“免費”交易。他要是認為,過去的交易應該免費,所以交易就應該始終免費,那他就完全不懂經濟學。 BCH正在通過大區塊補貼交易。不錯,用戶能夠免費交易是很好的事。我認為不管什麼人能夠免費得到有價值的東西都會很高興,但經濟學研究的是“不可見的後果”。

免費交易其實並不免費。美國有一種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救助——糧食券項目(the food stamp program),交易也是這樣,總是有人付賬,只不過不是用戶而已。請看一看目前BCH的激勵措施,網絡上每個節點都為免費交易付費,方法是必須傳播、校驗、存儲這些交易。換句話說,免費交易是一種稅,所有其他節點都要交稅。這屬於跟激勵措施相反的“抑制措施”,不利於運行“完整節點”(full nodes),於是用戶就放棄了更多控制權,導致了更多“單點失效”,讓BCH體系更加脆弱。所謂的“免費交易”是一種BCH政府補貼,通過稅收和控制權,強迫其他人支付。

以及,通過確保交易的“免費”,也改變了挖礦的激勵措施。礦工得到的唯一回報,是挖礦的回報和費用。十年後,也就是2028年,會發生三次減半(halvenings)。當時估計費用依然為0,回報則是1.56BCH.按照目前BCH價格計算,大約合每區塊750美元。這就顯著降低了網絡的安全性。如果沒了交易費用,只需4500美元就可以實現6區塊的雙花攻擊(double-spend)。你或許可以在BCH安全賣出一杯3美元咖啡,但是想要賣出1000元的手提電腦,就必須冒極大的風險不可了。

隨著區塊回報越來越少,這種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到2040年,區塊回報將為93美元,所有超過100美元的交易都會有風險,用戶必須至少等待11次確認才能實現1000美元的付款。到2060年,哪怕3美元咖啡的交易也會有風險,因為區塊回報會降到2.90美元。 1000美元的付款至少需要350次確認!

BCH如今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放棄免費交易;第二,讓貨幣出現通脹。法幣通常也會讓自己陷入如此困境,讓民眾在權利和稅收中做選擇(別忘了通脹也是一種稅)。顯然,這兩個選擇,民眾都不會歡迎的。

政府預算可能會讓子孫後代背上債務。同理,免費交易也會在未來創造一種站不住腳的局面。 BCH就像福利、社保一樣,現在給人們一些免費的東西,換取日後大得多的麻煩。所謂“免費”交易,其實是政府的補貼。一個集團收益,其餘所有人遭殃。千萬不要上當,“免費”交易,就相當於BCH的政府糧食券!

4、在私人社區發聲,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權利

有很多人對r/Bitcoin網站失望,於是網站的人氣比之前下降了很多。這就是自由市場發揮作用的結果。

讓人禁言,滋味當然很不好受。但是,除非下令禁言的是政府,否則禁言就不是非法行為。我的對手似乎認為他在私人社區有權為所欲為。他是想要一種“中央權威”,說他必須有說話的權利嗎?他是想違反集體自由,強迫不情願的聽眾聽他發言嗎?

如今又是同樣的情況:他輸得一塌糊塗,然後抱怨自己被扁了。我的理念怎麼可能很糟糕呢?不可能!一定有人耍陰謀!一定是Blockstream! Bildeberg!猶太銀行家! (碳鏈價值注:作者在這裡用嘲諷的語氣說社會上一些人對猶太銀行家的刻板印象。)

論壇管理員都是民間個人,他們只是決定行使了集體自由。不好意思,我們沒能讓您感覺到自己很受歡迎,但這只說明您的理念被拒了,不說明有什麼稀奇古怪的陰謀論。

狡猾的推銷員一旦被人禁止進入什麼地方,就會大發牢騷,因為這會減少銷售業績。這種“審查”就是伊索寓言裡的酸葡萄,因為他沒法接觸到一群民間的聽眾。地獄的烈火,可抵不上倒霉失敗者的怒火! (碳鏈價值注:英諺hell hath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即“地獄烈火抵不上受愚弄女人的怒火”。這裡化用。)

5、中心化導致通脹

BCH已經有過多次集權主義硬分叉,或是軟件的(這裡懷疑原文多了一個hard forks)完全重設,始作俑者一直都是一個精英集團,為所有人作決定。用戶並沒有自己貨幣的財產權,因為這個精英集團控制了一切。

在BCH領域,只要遊說中心化的權力集團就行了。 BCH並不讓用戶擁有對自己貨幣的主權。這是一種法幣式的管理,一種集權命令之下的管理。這是乾涉主義,而不是由市場驅動的創新。我之前說過,BCH是一種法定貨幣。

有史以來,每一種法定貨幣最後全都因為貨幣貶值(monetary debasement)而崩潰了。這是因為法定貨幣存在的道德危機:中央權威可以印出更多鈔票。想認為其他所有法定貨幣的命運不會在你身上重演,真是狂妄至極! BCH通脹,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一切法定貨幣都會通脹。

我對手的論點是:“相信我們吧,我們不會通脹的。”所有發行法定貨幣的政府都反复這麼說過,而所有這些政府無一例外全都讓貨幣通脹了。各位打算相信歷史,還是相信某個赤裸裸的推銷員呢?

6、BCH是中心化體系

BCH開發團隊很不專業,但依然為整個BCH社區作決定。 BCH的“緊急難度調整功能”(EDA)完全是災難一場。他們今年早些時候的硬分叉有一個共識bug,這是所有可能存在的bug裡面最可怕的一種!

BCH的管理過程是中心化體系。有一個精英集團,決定用戶必須在什麼地方升級。他們假裝“傾聽”用戶的呼聲,可是到頭來作決定的還是他們自己。這一點十分明顯,因為管理過程完全不透明,而且“路線圖”也是這幫精英決定的。這些人決定BCH的所有硬分叉,還強迫其他成員升級,接受這些硬分叉。他們負責挑選市場中的勝利者、失敗者。他們把支付手段和智能合約使用案例放到優先位置,還給這二者補貼。

這就導致很多地方容易出問題。政府可以控制這些問題,因為他們有多個“單點失效”。新的團體也可以進來,接管責任,設立新的政策。 Craig Wright現在似乎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操縱BCH的分叉之一:比特幣中本聰願景(Bitcoin Satoshi's Vision)!

試問,Craig Wright這種再明顯不過的騙子,若是覺得沒油水可撈,怎麼會跑到這個社區來?騙子去哪兒都是要騙人的嘛。

我說過,有很多山寨幣都是中心化的。你要是想加入中心化的虛擬貨幣,還有很多更快捷、更私密的選擇。 BCH一丁點創新都沒有。


碳链价值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