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碳鏈價值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
碳鏈價值
碳鏈價值
二級標題近期,BCH 生態正在發生一場戰爭。最初,這場戰爭被命名為“擴容之爭”,似乎一方主張擴容,一方反對擴容。這讓人想起2015-2017 年比特幣擴容之爭,那場戰爭的結局是比特幣分裂成現在的BTC 和BCH 兩個生態。但隨著論戰的深入,多數人認識到擴容不是分歧,但分歧是什麼卻越來越模糊。二級標題
本文的分析從版本之爭開始,將逐步深入到背後的路線之爭、利益之爭、權力之爭、理念之爭,解析戰爭的根源和生態進化的方向。這是比特幣在步入主流社會過程中的又一輪進化陣痛,[1]將促使去中心化生態正視其發展中的政治、社會與意識形態問題,促進其政治格局的演化成熟。二級標題一. 版本之爭:ABC VS BSV
此次戰爭直接的分歧是運行的
客戶端版本之爭。
Bitcoin ABC 開發團隊於2017 年7 月前後開發出8M 區塊容量比特幣客戶端,得到擴容支持者的支持,於2017 年8 月1 日上線獨立於BTC 網絡運行,有了現在的BCH。
此後一年,BCH 開發雖然有Bitcoin Unlimited,Bitprim,nChain,Bitcrust,ElectrumX,Parity 和Bitcoin XT 等多個團隊參與,
但主要開發工作和開發主導權在於ABC 團隊。
目前全網使用的最新版本為ABC 主導開發的Bitcoin ABC 0.17.2。
當前主要開發團隊BitcoinABC 團隊(簡稱“ABC”)和比特大陸等(簡稱“大陸”)主張繼續運行由ABC 團隊開發的版本;另一方為Craig S Wight、nChain、CoinGeek 礦池和BMG 礦池等(簡稱“CSW”,)支持的Bitcoin Satoshi Vision 版本(簡稱“BSV“)。兩個版本的主要差別在於:
ABC 團隊將於11 月15 日昇級的0.18 版本中推出兩個更新:
1)對區塊內交易增加規範交易排序(CTOR);
2)增加兩個操作碼(OP_CHECKDATASIG 和OP_CHECKDATASIGVERIFY)。
CSW 推出的BSV 版本基於ABC 的0.17 版本開發,也有兩個重要更新:
1)區塊容量上限從當前的32M 提高到128M;
2)恢復中本聰早期版本設計了但被禁用的4 個操作碼。
戰爭爆發於ABC 在BCH 官網Bitcoincash.org 發布0.18 版升級之後,CSW 提出強烈批評,並且發布BSV 版本,提出取消ABC 的0.18 版本升級,全網採納BSV 版本。此舉遭到ABC 團隊和比特大陸等方面的反對,並對BSV 版本提出反對。
CSW 對ABC0.18 版本的兩個更新都提出反對,認為:OP_CHECKDATASIG 和OP_CHECKDATASIGVERIFY 能夠被用來設計賭博應用,因此會導致BCH 主鏈被政府封殺。此邏輯因為兩個原因在爭論中淡出:a 沒有這兩個操作碼,BCH 也可以設計賭博應用,只不過更複雜一些[2],b 法律上缺乏對公共基礎設施被用於犯罪用途而遭封禁的依據。CTOR 對BCH 不是必要的改進,還會增加基礎協議的複雜性。這一點爭議較大,Rawpool 研究報告支持上述反對CTOR 的意見[3],而Markblundeberg 提交在Reddit 上的文章[4] 分析認為CTOR 本身近期對BCH 系統的改進不明顯,長期也不確定,但目前升級能夠為後續的石墨烯升級提供便利,後者有助於實現更大區塊容量。 ABC 發布的BCH 路線圖[5] 也說明CTOR 是後續石墨烯和大區塊升級的先導升級。 Jonald Fyookball 則綜合分析了CTOR 的作用、優勢和升級的必要性。 [6]
目前BCH 每塊實際容量在200k 左右,現有32M 區塊上限是實際容量的160 倍,沒有擴容的市場需求。對此,CSW 一方強調他們向大的銀行和百貨公司推薦使用BCH 時,這些大公司強調BCH 容量限制太小,無法滿足它們的需求。因此,先升級128M 然後取消區塊容量上限是吸引大公司應用BCH 的先決條件。
根據以上梳理,實際上最終存在分歧的是ABC0.18 版本的CTOR。即使是這個分歧,也遠不是2017 年7 月擴容之爭的分歧那麼嚴重。那時比特幣網絡已經擁堵1 年,市場份額大幅下降,而Core 堅決拒絕提高區塊上限。
二級標題,而提高區塊容量又是雙方都支持的,甚至反對的CSW 一方更急迫推進的。 CTOR 增加系統負擔主要是擔心而缺乏有力的推演和測評。
二級標題總之,2009 年以來比特幣有很多次更新,許多更新都存在反對和擔心,CTOR 的爭議性並不屬於最大的一類,為什麼會挑起一場戰爭呢?並且,ABC 版本節點佔全網57%,主導社區一年,而挑戰的BSV 版本只佔1%,剛剛上線,甚至“有些代碼還不完善”[8],完全沒有挑戰資格?其實,版本之爭不是關鍵,背後還有更大的分歧。
二級標題
二. 路線之爭:探索更新VS 回歸經典

在版本之爭的背後是對
BCH 發展路線看似不可調和的分歧。ABC 的0.18 版本及之前版本執行的是探索更新路線。這個路線的基本思想是:BCH 處於密碼貨幣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必須不斷探索更新,包括自身創新和學習其他密碼貨幣,以快速提高用戶體驗,提高市場份額。
這個路線首先來自BCH 的誕生,BCH 本身就是為了滿足市場對區塊容量的需求才冒險從比特幣主流社區分裂出來的。 BCH 誕生之後,原有2160 個區塊調整難度的規則導致出塊時間巨幅波動,社區快速達成共識,僅用了1 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逐塊難度規則(DAA)的開發和升級,並取得成功,激勵了快速更新路線。比特大陸對各種競爭幣和公鏈的廣泛關注、研究和投資,使他們對BCH 的競爭力有很強的危機感,更傾向於此路線。 ABC 團隊作為BCH 誕生和難度規則調整的直接開發者也支持此路線。
基於這個路線,ABC 團隊執行了每年兩次(大致在5 月和11 月)的硬分叉升級節奏,以便形成明確預期,通過硬分叉更簡潔高效地完成快速更新迭代,並避免軟分叉帶來的複雜性和歷史負擔。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開發中心化,即快速演進需要快速開發決策,儘管開發過程中,各開發團隊都參與了技術討論和決策,但快速演進中ABC 的決策更加關鍵。
比如,在DAA 升級中,有人測試了三個備選方案,ABC 的方案指標居第二位而被實際部署;吳忌寒也表示2018 年5 月BCH 容量上限從8M 提高到32M 並無必要。不過這些並沒有形成持續的質疑和分歧。畢竟開發中心化不是ABC 的問題,而是比特幣(BTC 和BCH)自誕生以來就存在並且沒能解決的問題,而ABC 對BCH 的影響力跟Core 對BTC 的影響力無法比擬。 ABC 還不具有單獨支配BCH 發展的中心化權力。
CSW 設計BSV 版本依據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回歸經典路線:中本聰最初為比特幣設計了足以承擔世界貨幣功能的底層框架,
BCH 需要回歸併穩定早期比特幣底層協議,取消區塊上限,只在應用層做開發即可實現世界貨幣目標。BSV 即Bitcoin Satoshi Vision 的命名充分體現了這個路線。
此次BSV 升級是CSW 回歸經典的第一步,後續將逐漸恢復中本聰早期設計但禁用的全部操作碼,實現圖靈完備的腳本,再去掉中本聰之後的開發者對底層協議所做的改動,將開發重點放在上層應用。
這兩條路線的分歧和對立是鮮明的:
探索更新路線認為:比特幣是一場科學試驗,不可能一開始就預計到未來面對的所有困難和市場變化,即使是底層協議也應當做必要的改進,在當前開放競爭的環境下尤其如此。 BTC 擴容受阻、BCH 的誕生、DAA 的採用等不僅證明中本聰系統並不完美,底層協議仍需演進,也根本改變了比特幣生態,使得最長鏈生存的規則被打破,礦工可以切換算力到另一個鏈,而無需因礦機固定成本而必須關註一條鏈的決策了。即使回到從前,在長期發展中仍然會出現不屈服的少數派分叉,借助DAA 實現多鏈並存。我們只能向前探索發展道路,而不是夢想回到從前。 [9]路線分歧看起來是針鋒相對不可調和的,但實際的論戰中分歧的邊界卻逐漸模糊了
“穩定底層協議”十分模糊。 CSW 本人提出的回歸經典路線十分清晰,他是要將系統恢復到中本聰最早的0.1 版本,然後“鎖定(lock)”。但事實上,0.1 版本非常不成熟,後續有很多為了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不得不做的“底層協議” 改進,即使一些“功能性” 改進也已經被廣泛採用,比如多重簽名,沒有可能刪除。 “鎖定到0.1 版本”不可能做到!所以,CSW 此觀點的支持者,包括nChain 官方也不得不將“鎖定底層協議” 解釋成“穩定底層協議”。但底層協議在任何一方看來都應該“穩定”,畢竟沒人願意年年裝修房子。在CSW 一方沒有將所有更新列出來並逐項判斷是否需要撤銷之前,“穩定底層協議” 非常模糊,吳忌寒也在推特中強調基於底層協議,推進無需許可的二層創新。 [11]
二級標題路線之爭看似尖銳,但爭論和實施起來並不是涇渭分明的,並且也不緊急。
即使是按照回歸經典路線也不需要大動干戈去阻止已經發布的ABC 0.18 的升級。因為,CTOR 只是CSW 要撤銷的幾十次、上百個更新中的一項而已,多一項少一項,早點晚點都不是大問題。為什麼CSW 驟然發難,志在必得呢?我們不得不繼續深挖。
不過,三. 利益分析:無直接利益衝突!
不過,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利益。
不過,
ABC 團隊利益動機較為簡單,BTC 和BCH 的開發者大多是義務勞動,不直接從開發工作中獲得報酬。目前有些開發者隸屬於大公司或接受大公司資助,比如BTC 的Core 團隊主要就職於Blockstream,nChain 建立了自己的開發團隊,比特大陸也有自己的底層開發團隊。不過,
ABC 團隊不屬於大公司,也不受大公司資助。
CSW 曾攻擊ABC 收比特大陸的錢,實際上ABC 年初提出需要雇傭開發人員承擔初級工作,分擔主要開發者壓力。比特大陸提出捐助被拒絕了,ABC 並不願承受CSW 這樣的攻擊。隨後,吳忌寒建議通過礦工稅的方式籌集開發基金,但未獲得社區廣泛支持,不了了之。但ABC 官網公佈的讚助地址還是接到了782.5BCH 資助,包括Roger Ver 投資的礦池bitcoin.com 每塊資助的0.00625BCH。
作為BCH 的堅定支持者,相信ABC 團隊成員應該是BCH 的堅定持有者,這應該是他們的主要利益關聯。而開發的動機應該主要在於為理想做出的貢獻,畢竟不開發一樣可以囤幣。以他們的條件,加入各種區塊鏈項目會有非常豐厚的報酬。
比特大陸的利益動機主要在於兩方面:1)礦機銷售和挖礦收益。
SHA256 算法礦機是比特大陸主要的盈利礦機品種,用於BTC 和BCH 的挖礦。比特大陸從銷售礦機、挖礦、運營礦池三個渠道獲取礦業收益。此項利益促使比特大陸:
維護BCH 和BTC 系統安全穩定維護現有BCH 和BTC 的PoW 機制和挖礦算法。這在利益上解釋了在比特大陸為何支持分叉出BCH,又在算力佔優的情況下不攻擊BTC。前者是由於Core 的影響力和結算網絡路線會危及PoW 機制,所以分叉出BCH 保持世界貨幣路線。後者因為攻擊BTC 會迫使Core 修改挖礦算法,毀掉其在BTC 的礦業優勢。
2)囤幣收益。
比特大陸為IPO 透露的財報顯示,他們持有了超過100 萬BCH,2 萬BTC,這直接決定了,比特大陸必須努力維護BCH 生態系統安全,積極推進BCH 商業應用。這解釋了其底層開發團隊投入大量精力開發bitcoin cash 的Go 語言版本(哥白尼項目),開發開源的BCH 蟲洞協議(token 和智能合約方案),並且為各種BCH 應用提供技術諮詢等一系列支持BCH 發展的行為。從囤幣收益看,比特大陸更加看重BCH 的發展。
CSW 的利益結構比比特大陸更加複雜和模糊,行為解釋上也更困難一些。
首先,CSW 持有BCH 的數量未知。 CSW 在推特中宣稱其BCH 持有量超過比特大陸,也就是說超過百萬,但這個沒有很強的佐證。 CSW 宣布他的商業邏輯是,持有大量BCH,然後投資BCH 生態,生態發展促進BCH 價格上漲,由此獲取收益。
據此推測他應當持有大量BCH。
如果按照CSW 自己宣稱的,他是中本聰,那麼中本聰早期挖礦所得BCH 和BTC 在100 萬以上(簡稱中本聰財富),從未動用。但CSW 未能出示私鑰簽名證明自己是中本聰,理由是這樣會危及他的安全。
這個理由有兩個漏洞:
承認自己是中本聰就不應該害怕簽名帶來的安全問題,
此外,有一份被稱為“鬱金香信託”[12] 的文檔顯示,Dave Kleiman 為CSW 代管了110 萬BTC,約定2020 年歸還CSW。但Dave 已死,文檔也沒有被證實或證偽,此事無法確定。因此,我們只能推測CSW 可能擁有可觀的BCH 和BTC,但未必掌握中本聰財富,其BTC 和BCH 持有配比也不清楚。
最後,CSW 申請了大量密碼貨幣相關專利。 nChain 公司早期業務的主要內容就是申請專利,2018 年歸於nChain 名下的區塊鏈專利43 項[13],居全球第六位(2017 年居第四位)。但CSW 本人宣稱他已經獲得2500 項專利。 [14] 由於CSW 對BTC 和BCH 之外的其他公鏈十分輕視甚至鄙視,可以推測他的專利主要集中在BTC 和BCH 的技術方面。 CSW 宣稱,nChain 的專利將授權BCH 生態免費使用,其他區塊鏈應用將遭遇其專利遏制。這受到BCH 社區很多人的讚賞,但受到吳忌寒的批評,他認為專利不能遏制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發展。 CSW 回歸經典路線的反對者認為,CSW 的專利很可能與中本聰早期版本有關,其穩定BCH 底層協議是為了保持其專利有效性,並通過專利獲取經濟利益。
二級標題
比較ABC 團隊、比特大陸和CSW 的利益動機,ABC 團隊的經濟利益是最弱的,因為其開發活動並無直接收益,跟以往的比特幣志願開發者一樣,其參與開發的主要動力在於世界貨幣價值取向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比特大陸與BCH 生態的利益相容性是最明顯、最強的,儘管其礦機、礦池、礦場等收入來源跟BTC 和BCH 都相關,但從持幣情況看,挖到多BTC 大部分換成了BCH,因此其利益與BCH 更加緊密。 CSW 的利益動機較模糊,目前投資的算力和專利都可用於BTC 和BCH,需要具體的持幣結構來判斷其利益重心在BCH 還是BTC,亦或是針對其他公鏈的專利收益。吳忌寒和Roger Ver 都曾拋售大部分BTC 購買BCH,而CSW 沒有聽說類似行為,其與BCH 生態利益的相容性不夠明確。
二級標題
利益分析能夠明確的是比特大陸與BCH 生態的利益綁定較為緊密,ABC 團隊利益驅動主要來自精神層面,CSW 的利益跟BTC 和BCH 相關,但難以判斷多大程度上偏重於BCH。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戰爭各方在BCH 上都有重大利益,BCH 應用的擴大和價格的上漲是各方共同的利益所在。從直接的經濟利益層面很難解釋這場戰爭。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理念分歧和權力之爭。二級標題四、理念之爭:演進主義VS 理性主義
能夠導致人類激烈衝突的除了直接的經濟利益分歧,還有理念的分歧,最著名的就是“左” 和“右”的分歧。在共同的目標,甚至共同經濟利益基礎上,“左”和“右” 的理念分歧仍有可能引發戰爭。
理性主義與回歸經典路線
BCH 的這次戰爭很大程度上是理念上的分歧。 BCH 社區各方共同的目標是把BCH 發展為世界經濟廣泛使用的貨幣。但回歸經典路線和探索更新路線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發展理念。
回歸經典路線主要體現了理性主義的理念,認為創始人中本聰在《白皮書》中體現的理性足以掌握密碼貨幣的一般規律,所建立的框架足以實現其世界貨幣目標,
無需做底層改動。
進一步,CSW 本人也表現出對個人理性的高度自信,不僅反對各種偏離中本聰早期版本的技術改造,對於各種沒有按照他的思路推進的技術改進也強烈反對,甚至激烈的言辭攻擊。
理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武器,但這種高估理性的力量,認為理性能夠在較長時期、較大範圍掌控全局的傾向被加上“主義” 二字,即“理性主義”。包括傳統計劃經濟思想在內的各種對未來社會進行長期規劃設計的思潮,都被歸入“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的優勢在於:
易於短期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也就是常說的“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實踐中不斷被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打擊,逐漸失去社會信任;
正文長期形成難以扭轉的系統性偏差,導致社會經濟系統的失衡,甚至崩潰。正文
理性主義典型的案例是斯大林模式,前幾個五年計劃效果顯著,長期不得不壓制新問題帶來的反對意見,消滅了大批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反對者後,系統性問題最終導致權力體系瓦解。
正文
演進主義與探索更新路線
探索更新路線背後的理念是演進主義。與理性主義相比,演進主義認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甚至不認同普遍普適真理的存在
,認為人類是在一次次短期判斷、試錯和經驗中積累起暫時有效的知識和製度,需要不斷通過變革適應外部環境、解決內部問題。重要的不是製定長遠的規劃,而是充分利用歷史積累的知識和製度,不斷地優化每一次近期決策。
哈耶克是演進主義的著名學者,他認為人類個體的信息和知識是分散的,任何組織都難以充分掌握,人類社會制度是無數個體基於自身信息進行決策而自發匯聚演進而成的。為此,他堅決反對以公共目標的名義由中心化組織設計社會制度的集體主義。哈耶克專門批判了理性主義(唯理主義),並跟之前認為通過理性能夠設計自由主義社會制度的“偽個人主義” 劃清界限。 [15]探索更新路線主張在發展中根據市場變化快速迭代適應市場,其理念與哈耶克的演進主義一致。這種演進主義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靈活適應外部變化,及時調整和改進自身系統,實現較為穩定持續的進步或增長。演進主義的主要缺點在於:
1)缺乏確定性。需要不斷地根據實踐變化反思判斷、調整策略,難以形成簡潔持續的宣傳內容,難以快速贏得和保持大眾支持,除非大眾已經普遍理解演進的意義;
2)容易發生分歧。面對新的問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認識,難以統一思想,重大問題上尤其如此,短期決策效率低。

兩種理念解決分歧的不同方式
歷史上看,馬克思和哈耶克的目標都是相同的,
都想實現全人類每個個體的自由
。但是,他們的實現理念和路徑是完全不同的。馬克思偏重於理性主義的製度設計路線,哈耶克偏重於演進主義的製度演化路線。這種理念分歧造成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人類衝突。
理念一旦形成很難更改,理性主義與演進主義的理念衝突是難以調和的。當面臨理念衝突時,理性主義和演進主義處理衝突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理性主義者堅信只有自己的路線是唯一正確的路線,其他路線會將所有人帶入歧途。因此,從所有人的利益甚至命運出發,理性主義者決不能允許錯誤的路線獲得勝利。基於對理性的堅定信念和對公共利益的責任感,理性主義者常常允許採取任何手段阻止其他路線,包括肉體消滅反對者。
CSW 明確表示他並不支持2017 年8 月的BCH 分叉,為了糾正這個錯誤,他正快速積累算力,揚言攻擊BCH 發展中的分叉鏈,並進一步攻擊消滅BTC,使比特幣回到Core主導之前,中本聰設定的統一路線上去。
演進主義則不能確定長期看哪一個路線是正確的,即使對自己眼前的判斷有信心,也不會消滅其他路線,因為仍有可能反對者是對的,更有可能未來新的情況出現,反對者的路線用得上。
1)我不贊同你的話,但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我本人傾向於演進主義,主張去中心化社會經濟系統必然是演進的,2016 年底就提出分叉是解決路線之爭、理念之爭的有效途徑,更多路線增加了密碼貨幣成功的機會和場景[16]。吳忌寒也多次明確表示,歡迎CSW 從BCH 中分叉,建立一個實現他主張的中本聰視角的比特幣版本,並且願意提供算力幫助CSW 分叉。
二級標題在理性主義與演進主義的最激烈衝突中,理性主義會試圖消滅演進主義,而演進主義則會爭奪主導權,不僅為發展路線,還為了自己的生存。因此,理念之爭會外化為激烈的權力之爭。二級標題
BCH 當前的分歧根源就在於理念之爭,這解釋了在版本衝突不大、路線分歧不緊急、經濟利益衝突也不明顯的情況下,社區內部為什麼會爆發這麼激烈的衝突。因為雙方都懷有遠大的理想,在BCH 上也有巨大的利益,不能允許對方的“錯誤” 理念主導生態。由此,理念分歧導致激烈的權力之爭。二級標題五、權力之爭:去中心VS 樹中心
理念的尖銳分歧導致激烈的權力競爭。
儘管目前的分歧在於運行ABC 版本還是BSV 版本,但競爭的主角並不是兩個版本的開發團隊。 ABC 團隊主要基於理想做開發,更在意開發工作本身,在曼谷會議上表現出對政治紛爭的無奈和反感。
BSV 團隊主要受僱於CSW,自身沒有強烈訴求。
權力競爭的主角實際上是
兩種理念的堅定維護者:演進主義的吳忌寒和理性主義的CSW。
作者本人堅定主張演進主義的密碼貨幣發展路線,從2013 年接觸比特幣就看好這種演進的去中心化系統的巨大力量。
戰爭性質

當前分歧在哲學理念上是演進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在政治層面是權力去中心與權力樹中心之爭:權力去中心過程中的吳忌寒遇到了急迫樹立自身權威的CSW。
權力的中心化是演進主義的主要敵人,一旦形成權力中心,這個中心就會產生和維護自身利益,背離共同利益,並傾向於隱藏自身利益和錯誤,從而阻礙系統的競爭演進。
BCH 誕生之初的中心化程度是很高的,BCH 得以分叉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吳忌寒、江卓爾和楊海坡實際控制算力的挖礦支持,依賴於吳忌寒和Roger Ver 拋售BTC 購買BCH。江卓爾和楊海坡也是吳忌寒的堅定支持者。這也是BCH 被稱為礦霸幣的原因,“礦霸”指的主要是吳忌寒。
為了實現BCH 的去中心化,吳忌寒在過去一年行事低調,公開發言較少,避免突出個人影響,在BCH 社區討論中多次撤回自己的建議。尤其是Roger Ver、Gavin、CSW 等比特幣社區重要人物陸續進入BCH 社區之後,BCH 的去中心化程度已經超過了由Core 和Blockstream 一元主導的BTC 社區。這次的戰爭也是一個很好的註腳。
樹立權威是理性主義必然的政治路線,這是堅信理性、設計未來、統一思想、快速推進的必然選擇。 CSW 在2016 年5 月高調出場,聲稱自己是中本聰[17],並獲得當時Bitcoin Core 核心人物Gavin 的支持,但因假簽名事件而連帶Gavin 一起在比特幣社區失去聲譽。
CSW 在2017 年底進入BCH 社區,尤其是中文社區後,公開宣稱自己和Dave Klieman、David Rees 三人是中本聰[18],高調炫耀自己的學位、論文數、專利數、有錢的朋友、豪車、美女,並私下向人展示大額地址,攻擊BTC、攻擊以太坊及其他公鏈、攻擊吳忌寒,攻擊或拉黑幾乎所有不同意見者,高調囤積算力聲稱要幹掉BTC 等等。這些使CSW 聲名鵲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為他贏得大量追隨者。中文BCH 社區已經分裂出以CSW 為中本聰並尊其為領導者的社區。吳忌寒的權力去中心化遭遇CSW 樹立個人權威,使此次戰爭成為必然。
戰爭進程
戰爭是由CSW 發起的。 2018 年8 月1 日CSW、吳忌寒、Roger、楊海坡等人在香港會議上氣氛融洽[19],會上比特大陸發布了基於BCH 的二層智能合約產品——蟲洞(wormhole)協議。
CSW 威脅11 月的升級必將失敗,他會換掉開發者。
曼谷會議
二級標題
支持CSW 的CoinGeek 同期在曼谷舉行了另一個“BCH 礦工大會”,聲稱超過BCH50% 以上算力的礦工參加了會議。 [23] 參加曼谷峰會的主要礦池和其他多數與會者對這個“曼谷礦工大會” 毫不知情,有人戲稱其“空氣大會”。 CoinGeek 在官網專門報導了“多數算力” 參加的“曼谷礦工大會”,報導中提及“曼谷峰會”,稱包括Roger 的Bitcoin.com 和吳忌寒在內的許多礦工一起討論瞭如何合作保障“Satoshi Vision” 的成功,[24]結合他們剛剛發布的Bitcoin SV 版本,報導很具有誤導性。
二級標題BCH 的這場戰爭是理念分歧支撐的權力戰爭,CSW 在開發團隊、算力、輿論等各方面做了充分準備,發動了戰爭,曼谷會議沒能消融這場戰爭,接下來我們分析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可能的戰果。二級標題
六、戰力對比:算力優勢VS 宣傳優勢
這場權力戰爭目前只是第一個階段,現在戰爭的核心並不是Bitcoin SV 是否全面實施,因為BSV 並不成熟,當前全網節點佔比僅1%。現在焦點是BitcoinABC 0.18 版本是否按計劃於11 月15 日順利升級。
算力對比跟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權力戰爭一樣,雙方力量歸根到底取決於兩方面,[25]
在密碼貨幣的戰爭中,軍事暴力即算力,可以維護一個鏈的安全,也可以攻擊同算力的其他鏈;意識形態主要是通過宣傳手段和技巧獲得更多支持。
BTC 算力構成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包括以下主要手段:
BCH 算力構成
宣傳對比
利用各種宣傳手段獲得社區更多支持,這是CSW 用來彌補算力劣勢的主要策略。
包括以下主要手段:
自稱中本聰,通過Gavin、鬱金香信託、Dave 弟弟的訴訟等事件爭取佐證。
高調炫耀學位數、論文數、專利數和奢侈生活,打擊和征服將信將疑者。
宣揚鎖定0.1 版本並藉助《白皮書》獲取比特幣信仰者支持。
以“鎖定協議+ 擴大容量” 奪回比特幣之名的簡單路線口號獲取社區小白的支持。
反客為主,宣稱絕不分叉,將ABC 的0.18 升級說成吳忌寒支持的一次分叉。
將反對者路線簡化為“拒絕擴容”,用BCH 大區塊擴容標籤為自己背書。
將ABC 比作BTC 的Core 開發團隊,將比特大陸比作Blockstream,以在BCH 社區醜化反對者。
掩蓋BTC 和BCH 同算力的事實,宣稱其算力超過50%,製造分叉威脅,恐嚇社區。
將反對者的各種行為解釋為與比特大陸利益有關的卑鄙行為。
利用比特大陸的礦業地位,把自己樹為反壟斷和挑戰中心的鬥士。
在宣傳戰爭中,ABC 和吳忌寒較為被動,主要是對CSW 的攻擊做出回應。 ABC 在其網站說明了CTOR 的必要性,吳忌寒主要通過twitter 和幾個BCH 微信群裡回應,蟲洞協議開發者姜家志針對蟲洞謠言寫了兩篇技術性較強的回應文章。在反對CTOR 的若干文章之後,出現了幾篇解釋和支持CTOR 的文章。
對CSW 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人品問題。 CSW 自稱中本聰,拿出假簽名,放棄承諾的移幣證明,不僅損害了個人聲譽,還摧毀了Gavin 的聲譽。對他人輕率的攻擊也使CSW 在區塊鏈領域名聲掃地。
指責CSW 搞個人崇拜。
鎖定協議簡單擴容路線的不可行。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回歸經典路線太過於脫離實際。
指出CSW 論文抄襲和技術錯誤等問題。但這方面是在社交媒體中零星指出的,缺乏系統的證據收集、整理和宣傳。
總體來看,CSW 的宣傳戰路線是一貫的、系統的,並藉助nChain 和CoinGeek 展開宣傳,吳忌寒和ABC 則手段單一,較為被動。
綜合效果
綜合來看,CSW 的宣傳優勢十分明顯,8 月初開始進攻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支持。首先是出現了視CSW 為中本聰的堅定信仰者,他們在幾個早期BCH 微信群中激烈攻擊對CSW 的各種質疑,最終分裂為獨立社群。
由於CSW 的人品瑕疵,自認的信仰者規模和影響不大,CSW 宣傳優勢最大的成功在於獲得了很多理念和路線的認同者。這本來就是理性主義理念的優勢所在:以簡潔、確定的方式實現宏偉目標。
中本聰《白皮書》是解決分歧的基本依據。許多密碼貨幣支持者都是直接或間接基於中本聰《白皮書》建立信念的。 CSW 的回歸經典適應了這種信念,而探索更新路線認為面對新的問題不能固守《白皮書》並不容易被人接受。
PoW 是生存規則,用算力解決分歧,奪回“比特幣” 之名。 CSW 強調PoW 是唯一有效的去中心化共識,主張通過算力攻擊推行BSV,再通過算力攻擊消滅BTC。而吳忌寒等人認為包括BTC 與BCH 在內的密碼貨幣歷史已經表明,算力是決定PoW 密碼貨幣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唯一力量,需要探索更有助於探索演進的社區治理結構。
二級標題
基於早期框架只要擴大容量即可實現目標。在以上幾點的基礎上,CSW 認為回到0.1 版本,只需要不斷擴大容量,就能夠建立穩步擴張的貨幣系統,早日實現世界貨幣夢想。吳忌寒等人則認為BCH 要面臨的挑戰還很多,不僅要擴大容量,更要擺脫各種束縛,學習競爭幣優勢,提高用戶體驗。不斷有更多人使用才能實現世界貨幣夢想。
二級標題
通過這五個觀點,CSW 適應了BCH 社區多數人忠於《白皮書》,希望消除Core 的錯誤影響,回歸比特幣正統的美好願望,獲得了大批支持者。他們宣稱“對事不對人”,不欣賞CSW 的人品,但支持他的“一些觀點”。不過,這些觀點恰恰是CSW 的理性主義理念的核心產物。通過對這些觀點的認同,很多人不自覺地成了CSW 的支持者。 [26]
二級標題
七、戰爭展望:以不變應萬變
2018 年8 月初CSW 發起攻勢以來,借助於中本聰白皮書和理性主義的優勢,CSW 獲得了較大優勢,部分達到了樹立個人權威的目的。但CSW 近期亟待獲得的勝利是:取消或推遲11 月15 日的Bitcoin ABC 0.18 版本的升級。
CSW 的勝利
已公佈的0.18 版本升級失敗,將導致ABC 主導的常規更新路線被中斷,官網公告的公信力下降,自我價值實現受挫,開發動機減弱,支持ABC 的吳忌寒公信力也受損,這些為後續BSV 主導開發、CSW 個人權威的樹立和理性主義路線的實現奠定基礎。
從算力對比可以看出,支持ABC 和吳忌寒的算力佔據12.5:1 的絕對優勢,CSW 獲取勝利的機會在於通過宣傳優勢,利用11 月15 日硬分叉升級的脆弱時間點展開攻擊:
1)把“硬分叉升級” 說成分裂社區的“分叉”,
2)把自己放在“不分叉” 的社區保護者的“正義“位置,
3)威脅升級時留在原鏈並算力攻擊“分叉” 鏈,製造“分叉” 恐慌。
這樣先以“不分叉” 混淆視聽,再以原鏈“分叉” 恐嚇社區,製造巨大的輿論壓力,試圖迫使ABC 和吳忌寒暫緩11 月份的升級,以獲取階段性勝利。
BCH 社區確實有很多人恐懼可能出現的分叉,為此努力保持中立,淡化分歧,試圖達成雙方和解,維護社區統一,甚至將戰爭比喻為馬路行駛中互不相讓的鬥氣車行為(所謂“懦夫遊戲”),[27] 呼籲雙方“勇敢” 地妥協。
這實際上未能認識到戰爭的本質,低估了CSW 和吳忌寒的智慧,被CSW 分叉恐嚇策略成功俘獲,不自覺地支持了CSW,而給吳忌寒施加壓力。
CSW 勝利的障礙
針對CSW 的策略,作者在曼谷會議上發言提出7 個觀點,除了闡明演進主義路線的思想之外,還明確主張:[28]
1)先完成11 月15 日昇級,再討論後續路線和治理結構。中斷一個在原有治理模式下公佈的升級,會使以後的硬分叉升級難以協調同步。因為在開發競爭局面形成的情況下,每次升級都會有反對意見,都有可能中斷升級。
2) 不能被“絕不分叉” 綁架。存在競爭開發團隊和相互抵制升級的情況下,“絕不分叉”會成為系統進化的障礙。少數派可以效仿CSW 拒絕升級,威脅留在原鏈造成分叉,從而“硬分叉升級” 將被廢除。作者主張:不能被“絕不分叉” 所綁架,也不用“絕不分叉” 綁架別人,少數派分叉的權利也應當得到保護。
這些建議得到曼谷會議上Roger、吳忌寒、ABC 團隊等許多參會者的強烈支持。
吳忌寒面對CSW 掀起的社區恐慌十分淡定,公開發言不多,只是簡單表態堅決支持ABC 在11 月15 日的硬分叉升級。吳忌寒與其算力支持者們關係緊密,比特大陸礦機也是這些算力的主要來源,11 月15 日之前支持吳忌寒的算力發生分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吳忌寒完全可以淡定應對CSW 的一系列進攻策略,靜待11 月見分曉。

戰爭沙盤
我們先假定CSW 信守承諾,不跟隨11 月15 日ABC 0.18 升級,留在0.17 版本,並且讓支持他的算力攻擊0.18 鏈。再假定11 月15 日之前,支持CSW 的CoinGeek、BMG、SBI 等算力能再增長50%,即達到全網的4.4%*1.5=6.6%。簡單起見,假設支持吳忌寒的算力直接減少2.2%,即佔全網52.8%。如果CSW 用全部的算力攻擊0.18 鏈,吳忌寒只需要從52.8% 算力中調7% 算力就可以維護0.18 鏈的安全,則0.17 鏈沒有算力支持很快死亡。吳忌寒沒有任何損失。 CSW 將損失攻擊期間的挖礦成本。如果CSW 全部算力維護0.17 鏈,吳忌寒明確表示歡迎CSW 分叉,那麼:
1)如果吳忌寒的其他支持者,比如btc.top 或viabtc,更願意攻擊分叉,都各自擁有超過全網6.6% 的算力,攻擊將會導致0.17 鏈死亡。但攻擊者將付出攻擊期間的算力機會成本。
2)如果其他礦池也認同CSW 的分叉而不進行攻擊,0.17 鏈活下來。此時,0.17 鏈明顯是小鏈,沒有官方域名支持,大型交易所很難上架0.17 鏈幣,如果CSW 再信守承諾,不做重放攻擊保護的話,交易所就更難支持這個0.17 鏈幣了。 [29]即使上架也會給予不同的代號,避免跟BCH 混淆。可能的結局
此次戰爭CSW 獲勝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CSW 依然堅持夢想,投資人也重金支持,CSW 在11 月升級時保持0.17 原鏈,並且逐漸替代為BSV 版本。這個鏈大概率不會受到攻擊,因為攻擊是有成本的,這個分叉鏈也缺乏做空牟利工具,難以對沖成本。分叉鏈將使BCH 持有者又多了一份資產,這個資產的風險主要由CSW 及其投資人承擔,收益大家共享。
二級標題
,在11 月15 日之前還會繼續發動宣傳攻勢,[30]但只要吳忌寒及其支持算力以不變應萬變,此次戰爭的勝負沒有懸念。二級標題只要11 月15 日昇級完成,CSW 宣傳中採用的各種手段將會逐漸被社區識破,製造的恐慌將會消散。這樣各方才會冷靜理性地推進共識的達成,也有足夠的時間去達成共識。
二級標題
八、比特幣(BCH)的進化
對於BCH 的這場戰爭,外界關注較少。少數關注者也主要是BTC 支持者,尤其是Core 的追隨者,他們樂於看到BCH 內訌,視其為BCH 失敗的標誌,甚至不惜聲援之前所厭惡的CSW 以打擊所痛恨的吳忌寒。 BCH 內部也有很多人簡單地將分歧看做損害,期待各方妥協,並為此陷入CSW 的宣傳陷阱,向吳忌寒施加妥協壓力,成了CSW 的潛在支持者。
在作者看來,
內部戰爭和分叉是任何去中心化密碼貨幣不可避免的過程,是推進系統發展的動力。中本聰設計並且開始了這場社會試驗,但不可能預見所有困難
。比特幣從2009 年到2013 年在極客群體中試驗,基本的技術框架經受了檢驗。 [31]2013 年之後進入主流社會之後,開始面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等層面的問題,在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分歧和分叉不可避免,是去中心化系統進化的必然過程。
此次戰爭是比特幣脫離Core 控制再生為BCH 之後的又一輪進化:
開發中心化問題正在被解決
開發中心化和開發者激勵不足是比特幣原有框架的老問題。 2017 年之前,缺乏開發激勵的Core 主導了比特幣社區,錯失市場時機,也導致比特幣分裂為BTC 和BCH。
作者在2016 年底撰文《擴容之爭與比特幣的政治經濟前景》分析了開發中心化問題,並給出解決建議:利益相關的大企業應建立自己的底層開發團隊,首先解決開發者激勵問題,然後通過大企業的競爭解決開發中心化問題。 CSW 在8 月份也提出大礦工資助的專業團隊應取代誌願開發者。
此次戰爭已經初步實現了利益相關大公司組建底層開發團隊,並展開競爭的去中心化開發模式。 BSV 版本開發團隊是受僱於CSW 和nChaing 公司的專業開發團隊。比特大陸的開發團隊也實施了哥白尼項目,用Go 語言開發了新的BCH 客戶端,已開始測試。而此次戰爭焦點也是對開發版本及背後開發權的競爭,這是BCH 的進化。
演進從經濟層面深入到政治與意識形態層面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貨幣體系,比特幣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產品,還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隨著比特幣被更多人接受,尤其是進入主流社會之後,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意識形態問題。在基本的技術框架接受測試之後,還要接受從經濟到政治、法律、社會等更多領域的測試。
當前的戰爭在經濟層面沒有大的分歧:沒有直接利益衝突,都試圖通過擴大容量實現世界貨幣目標。這次的分歧是基於理念分歧的權力之爭。缺乏政治經驗,不了解意識形態分歧的人已經難以看出戰爭的性質,難以做出判斷了。
對社會治理的深入討論
二級標題
儘管分叉和最終的算力選擇提供了解決分歧的最後手段,但頻繁分叉對社區整體是不利的。現實中有必要進行溝通、討論和協調,以便減少摩擦損耗,集中資源發展市場。因此,為了解決分歧,BCH 社區已經對社區治理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如江卓爾提出的算力投票一元決策機制,楊海坡提出的委員會機制等。無論最終是否可行,社區治理問題已經受到重視。這是BCH 的進化。
二級標題
有意思的是,基於理性主義的理念,從BCH 的誕生、改難度調整規則,到這次的分歧都是錯誤,應該如CSW 所說糾正錯誤,回歸經典。只有按照演進主義的理念,才會把BCH 的誕生和此次戰爭都看做比特幣的進化,這相當於承認中本聰《白皮書》並未提供完備的解決框架,需要通過進化適應環境,逐漸完善。
二級標題
九、結論與建議
表面看,此次BCH 社區的戰爭聚焦在ABC 與BSV 兩個實現版本之爭,但兩個版本的主要差異CTOR 不具備引發一場戰爭的爭議性。版本之爭背後是“回歸經典” 和“探索更新”兩條發展路線之爭,兩條路線事關長遠但並不緊急,BSV 也還不成熟,難以解釋CSW 急迫發動戰爭的原因。從經濟利益看,BCH 社區整體利益一致,戰爭雙方缺乏直接的利益衝突。
本文分析認為,戰爭的根源是“理性主義” 和“演進主義”兩種理念的分歧。 CSW 的理性主義認為中本聰白皮書已經完成實現世界貨幣的基本框架,只需回歸早期版本簡單擴容就能達到目標。吳忌寒和作者傾向於哈耶克的演進主義,認為比特幣在競爭激烈的開放環境中必須不斷演進。
在這場戰爭的戰力對比中,算力方面,支持吳忌寒和支持CSW 的算力對比為12.5:1,CSW 毫無勝算。但CSW 借助於理性主義理念的短期動員能力和宣傳手段,不僅在BCH 社區建立了自己的信仰者社群,還吸引了大批潛在支持者,並通過分叉威脅製造社區恐慌,取得了一些宣傳優勢。但只要吳忌寒及其支持者不為所動,最終決定勝負的仍是算力。
(完)
按正常程序完成2018 年11 月15 日的Bitcoin ABC 0.18 升級。
(完)
0.18 升級和協議文檔標準化完成之後,組織涵蓋開發者、持幣大戶、礦工礦池、應用企業、經濟政治等領域專家等參加的會議,在ABC 路線圖和BSV 路線圖基礎上討論產生BCH 的共識發展路線圖。
https://share.bitkan.com/zh/article/blog/15001?from=ios&utm_campaign=APPShare&utm_source=ios&utm_content=15001&utm_medium=blog&bkfrom=appshare&bktarget=copylink
(完)
http://8btc.com/thread-222624-1-1.html
[4]Markblundeberg:《A technical dive into CTOR》
https://www.reddit.com/r/btc/comments/9ehll3/a_technical_dive_into_ctor/?utm_source=amp&utm_medium=comment_list
[5]BitcoinABC: 《The Bitcoin ABC Vision:Proposed Technical Roadmap for Bitcoin Cash》
https://www.bitcoinabc.org/2018-08-24-bitcoin-abc-vision/
在標準化文檔編寫組織和路線圖討論會議的基礎上,探索進一步的社區治理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2rvVPaATkPYotzT_sN8M3g
(完)
編者註:在作者看來比特幣現金延續了2009 年以來比特幣的世界貨幣發展路線,而現在的BTC 已經偏離了這個方向。從作者個人視角和研究的連續性看,BCH 才是比特幣,此次戰爭是整個比特幣演進歷史中的一個階段。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8868164718408#_0
[1]比特幣擴容之爭是上一次進化陣痛,也涉及到經濟、政治、意識形態多層次問題,相關分析參見:劉昌用《擴容之爭與比特幣的政治經濟前景》(2016)https ://www.8btc.com/article/113497
https://share.bitkan.com/zh/article/blog/18867?from=ios&utm_campaign=APPShare&utm_source=ios&utm_content=18867&utm_medium=blog&bkfrom=appshare&bktarget=copylink
[2]劉愛華:《OP_DATASIGVERIFY 對基於Oracle 的智能合約的影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6084279321868#_0
[11]https://twitter.com/JihanWu/status/1041691310367760384
[12]https://assets.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644014/Tulip-Trust-Redacted.pdf
[3]Rawpool.com:《“BCH 技術升級爭論”之Ctor 現狀分析》
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9746.html
[6]Jonald Fyookball 《關於11 月比特幣現金將添加CTOR 事件》
[7]這是人們一度把分歧稱作”擴容之爭“的原因,下文表明,實際上各方都不反對擴容,只是對擴容的時機有分歧。
[8]參見Lise,Taku《運行BU,利用礦工投票機制尋求BCH 升級方案》
[9]在曼谷會議上作者明確闡述了此觀點,參見《昌用在曼谷會議上的7 個觀點》
https://www.8btc.com/article/113497
[10]參見對CSW 的書面採訪:
[13]參見《2018 年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TOP100)》
[14]來自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6084279321868,這個數量超出了2018 全球區塊鏈專利前20 位總和(880 件)的兩倍還多。
[15]參見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社會秩序》(第一章個人主義:真與偽),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2003.
[16]參見劉昌用《擴容之爭與比特幣的政治經濟前景》
[17]參見BBC 的報導: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36168863,5 日CSW 宣布放棄之前承諾的用私鑰移動早期幣證明身份。
[18]Dave Klieman 病逝於2013 年4 月,2018 年2 月Dave 的弟弟對CSW 發起訴訟,控告CSW 非法佔有了Dave 的大量比特幣。
https://coingeek.com/coingeek-sponsored-bitcoin-miners-meeting-bangkok-unanimously-supports-satoshi-vision-miners-choice/
[19]ABC 團隊因時間衝突未能參會。
[20]實際發佈時間為8 月20 日。
[21]不僅僅是ABC 團隊,還包括BU 等其他團隊。
https://share.bitkan.com/zh/article/blog/21105?from=ios&utm_campaign=APPShare&utm_source=ios&utm_content=21105&utm_medium=blog&bkfrom=appshare&bktarget=copylink
[22]參見Dr Craig S Wright 從8 月8 日至8 月31 日的twitter。
https://mp.weixin.qq.com/s/lbmwOB6B8x_Pk1wT-BoJLw
[23]其實是CoinGeek 和BMG 在一周前集中算力挖BCH,將7 天算力佔比推高到50% 以上。實際上,BCH 和BTC 挖礦算法相同,而BTC 價格高出10 倍以上,多數算力挖BTC。 BCH 的50% 算力實際上不到BTC 和BCH 全網算力的5%。
[24]參見CoinGeek 的報導:
https://coingeek.com/bitmain-resorts-threats-over-fragile-ipo/
[25]算力數據為10 月1 日數據,來自btc.com。
https://www.8btc.com/article/17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