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medium.com,作者: Jacob Arluck,翻譯:Leo,經授權發布。
前言:Tezos 的LPOS 和EOS 的dPOS 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同? EOS 的區塊生產者是固定的超級節點,以高性能為優先出發點。而Tezos 的區塊生產者是動態的,區塊生產者的門檻更低,以安全為優先出發點。另外,Tezos 的區塊生產者不僅具有區塊生產權,也同時獲得鏈上治理的投票權,這會不會導致利益的集中化?不同的共識機制和治理模式在實踐,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歡迎留言探討。
在沒有轉移所有權的情況下,Tezos 允許token 持有人向其他token 持有人轉移或委託授予驗證權。這讓很多觀察者感到困惑,搞不清楚Tezos 的共識機制,把它跟EOS 或Lisk 的dPOS 模型相混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Tezos 的區塊生產
比特幣礦工要想獲得創建區塊權利,需要解決數學難題,是PoW 的機制。 Tezos 基於權益來分配區塊生產權,這種機制稱之為PoS。每個區塊由隨機的權益持有人產生,並由其他32 位隨機的權益持有人驗證(或公證、認可)。
與比特幣一樣,Tezos 也是通過增發token 和交易費用來獎勵參與共識的生產者。為了激勵區塊生產時的誠實行為,Tezos 要求生產者抵押token 幾週時間。如果區塊生產者試圖嘗試雙重生產或雙重簽署區塊,抵押的安全保證金會被沒收。
token 持有人可能對自行生產區塊並不感興趣,那麼他們可以委託其他人生產區塊,與此同時,token 的所有權並沒有發生轉移。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dPOS
因為Tezos 允許委託代表,它的共識機制經常被描述為dPOS。這讓很多人產生困惑,把它跟EOS,BitShares、ARK,LISK 等混淆在一起。
但dPOS 的標準模型中,區塊生產者或見證人代表的數量是固定的,比如EOS 是固定的21 位區塊生產者,但在Tezos 中是可選的。使用dPOS 共識通常是考慮擴展性的問題,dPOS 的採用者一般認為擴展性是dapp 走向主流人群的主要障礙。用EOS 白皮書的話來說:
“EOS.IO 軟件引入了新的區塊鏈架構,旨在實現去中心化應用的縱向和橫向的擴展。...... 最終技術是一種區塊鏈架構,可以擴展到每秒百萬級的交易,去除用戶費用,並且可以快速和輕鬆地部署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EOS 採用的dPOS 還增加了BFT,Dan Larimer 聲稱EOS 網絡可以在不到一秒內達成99.999% 的最終狀態。換言之,dPOS 可能最終讓我們拋棄這樣的時代:一群加密貓就可以給世界計算機造成擁堵。 (譯者:意指不用再擔心以太坊的擁堵問題)
為了保持一組區塊生產者的誠實和可問責,dPOS 協議持續投票選出一組代表節點來發布和驗證區塊。 EOS 中,token 持有人選舉21 個區塊生產者和100 個備用區塊生產者,每兩分鐘計算一次結果。在Lisk 中,token 持有人則持續選舉101 名代表。 dPOS 協議中的投票權通常跟token 持有人的權益成正比。
Larimer 認為:跟以太坊和比特幣相比,dPOS 有更大程度的去中心化,原因是挖礦活動已經有中心化趨勢。 Tezos 根據權益比例分配區塊生產權。而dPOS 則是在一組活躍的區塊生產者之間平均分配區塊生產權。除了女巫攻擊和卡特爾壟斷的風險之外,21 位得票最多的驗證者技術上也與最受歡迎的區塊生產者一樣多。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邁向LPOS
跟dPOS 不同,在Tezos 中,委託授權不是PoS 的重要方面。項目優先考慮的是去中心化、協調和安全,而不是很快就能得到的擴展性,並且要小心謹慎地調整吞吐量(目前是40tps)。
事實上,Tezos 的PoS 風格更類似於流動性權益證明,而不是dPoS。為了不混淆,同時更好闡釋Tezos 的PoS,這裡把Tezos 的共識機制稱為LPOS(Liquid Proof-of-Stake)。
測試網發布幾週後,Tezos 有411 位區塊生產者。不過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代表者市場的一些流失,因為代表者的競爭是基於費用、支付頻率、聲望和其他指標。
Tezos中,代表的不當行為(比如,不支付獎勵)可能很快被發現並且社區會譴責代表收取高額費用。 token持有人可以毫不費力地更換代表,因此對代表有威懾力,激勵它們協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鏈上治理的影響
對於鏈上治理來說,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在Tezos,共識參與者也是協議升級的決策者。 token持有人授予代表者區塊生產權,也同時授予投票權。
在這個問題上,不乏知名博客預警說,鏈上治理注定是要被中心利益所攫取。甚至,這已經在Lisk上有真實證據。但,觀察者們常常把dPOS協議的經驗直接推斷到Tezos上,而dPOS是有固定節點的。很少有觀察者認識到Tezos是基於不同優先級的不同模型。
當然,這不是說在Tezos中,強大的投票聯盟不會出現,或者一些大的主體,比如交易所,不會成為重要的權益者。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token持有人還是用戶都可以協調重新安排權力,並促使中心利益可問責。 (譯者:在這裡,Tezos試圖勾勒出一個自我糾正和進化的畫面,當然,這一切需要時間和實踐來證明)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LPOS應該確保區塊生產者的門檻足夠低,可以維持一個動態的驗證者小組。但,就像信息安全,可問責的治理是個挑戰,一個永遠都無法徹底解決的挑戰。
或者,區塊生產和投票權可以完全分開,減少共識和鏈上治理之間的聯繫。這要求改變強默認值,用戶可能把區塊生產權委託給一個主體,而投票權委託給其他主體。暫不提其他的潛在平衡。但,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