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嘉賓:
論壇嘉賓:
論壇主持人:
BITAGORA CEO Song ting cai
論壇嘉賓:
亞聯發展董事-易歡歡
浪潮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總監-呂飛,
清華阿爾山區塊鏈研究中心的-邸爍,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核心問題一: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技術存在哪些矛盾點?如何防範避免矛盾的發生呢?
區塊鏈四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顧問段凱:當區塊鏈服務於AI 時,計算資源不夠是主要的矛盾。
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 劉運渠:AI 是對大數據的處理,區塊鍊是把大數據發揮出來的價值進行確權。很多人講隱私很重要,但是確權和資產屬性,比隱私更重要。我們先知道這是誰的大數據,然後再通過AI 進行處理。我把AI 矮化成了大數據的工具,可能很多人不開心。從我的狹隘視角看過去是這樣的情況。作為一種工具,它能夠把大數據的價值發揮出來,在區塊鏈的保護下又可以確權,又能夠進行交易,從而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在我的有限認知裡面,AI 和區塊鏈沒有任何衝突,反而可以進行很好的互補,產生1+1 等於11 的劇變效應。
清華阿爾山區塊鏈研究中心的- 邸爍:AI 是提高生產力的工具,區塊鍊是提高生產關係的,這兩者怎麼結合呢?我們看到目前大家所說的AI,主要指做模擬機器學習的,主要是在識別方面,它是偏向於感知的。而區塊鍊是信任機器,上面放的數據是有價值的。往往代表的是一種經營行為。包括物品的價值、資產的權屬關係。如果要講AI,跟這些數據怎麼發生關係,我覺得區塊鏈可以幫助傳統AI 獲取一些它原本沒有辦法獲得的數據。比如企業經營行為,如果基於區塊鏈,把各種企業的經營數據、財務數據、資產數據都能放上去,我們可以做一個新的AI。這個AI 可以乾什麼呢?可以判斷這個企業的價值,它是否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比如它找區塊鏈領域或者某些領域好的投資對象。我覺得二者沒有矛盾。這是兩個技術,只有在某些應用領域裡面,它們才會發生關係。
浪潮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總監- 呂飛:從我個人角度來講,從這幾個方面考慮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考慮一下計算力。在我個人角度來講,你運轉得怎麼樣、發展得怎麼樣,是否客觀評估一下現在的計算力夠不夠,能否支撐整個體系。
第二,數據。其實大數據成就了AI 的發展,我個人是讚同的。從數據的生產、管理、安全、規則制定來講,從數據的立法來講,這些方面考慮得多一點。
第三,AI 算法的優化。如果沒有很好的算法做支撐,也會帶來很多問題。
第四,人才團隊的積累。因為這個行業發展得太快,所以在人才方向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從這四個方面考慮得多一些,就有可能迴避解決AI 和區塊鏈,甚至和其他應用結合過程當中的相關矛盾。
亞聯發展董事- 易歡歡: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侯寶林講的一個相聲,叫《秦瓊戰關公》,我覺得這是兩個不在一個同一範疇的問題。要看他們之間有什麼矛盾,我個人認為,去看區塊鏈自身存在什麼矛盾,或者人工智能自身存在什麼矛盾。這些矛盾,未來我們怎麼去解決,這對於在座的每一位意義更大。
首先區塊鏈上殿堂就是來自於《經濟學人》的封面雜誌,講區塊鍊是信任的機制。但是區塊鏈當前主要矛盾是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不可能三角問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核心問題二:區塊鍊和人工智能相結合,能否找到一些商業應用呢?
區塊鏈四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顧問段凱:人工智能的產品,很多人關注的是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開發環節。實際上人工智能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數據。你們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應用模式,很多普通應用拿上手,在手機裡就可以用了。但是如果用一些人工智能的產品會發現,如果你不給他提供一些信息或者數據的話,這個機器人就跟傻瓜一樣無動於衷。所以用戶面對這種人工智能的產品,我預計未來你先把自己的信息放進去。那怎麼個放法?怎麼保證自己的信息不被洩露,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和區塊鏈來結合的,靠它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經歷過了互聯網的紅包時代,大家只要體驗過OFO 或者摩拜,都知道紅包能打開市場。在未來會體現到,對於個人來講,他什麼都不用做,自己的數據就可以給他帶來價值,這是我們希望以後能看到的結合點。
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 劉運渠:我剛剛講區塊鏈跟AI、大數據這三者關係的時候,我說大數據是連接區塊鍊和AI 的觀點,在我看來它是一個鏈條的關係,還沒有形成三角的關係。有了大數據,AI 來處理大數據,發掘這大數據的價值。相當於這些價值,通過區塊鏈交易,從而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是一個看得見的結合點,而且它的商業價值是巨大的。
技術上這裡面有一個挑戰,就是現有的區塊鏈技術尚還不具備處理大數據集的能力。
清華阿爾山區塊鏈研究中心的- 邸爍:我很同意這是關公戰秦瓊,什麼場景嗎?要看場景和應用領域。區塊鏈它讓以前沒有辦法共享的數據,能夠去共享。讓很多以前大家怕去洩露的數據,現在放到鏈上,有一種辦法,可以安全交給想交給的人去用。這樣的數據開放,帶來的是以前新的人工智能的垂直方向。現在人工智能只能做一些識別了,對經濟領域、企業運作領域,這些相關的事情,我很少看到有關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區塊鏈把這些數據,帶到了網上,帶到了線上,可能這些研究就可以得以實施。
未來個人的數據將來想被使用,必須把每一個精確的場景都讓數據所有權的所有者來給你確認。他明確同意,你才可以合法使用。以前在一個網頁上,或者在一個APP 裡,籠統讓用戶畫一個勾,點一下同意,就肆無忌憚到處去用他的數據,這種事情以後就非法了,非法可能會影響到非常多的現有企業。包括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些企業,可能對人工智能是一個打擊。
阿爾山公司和清華研究中心,我們做的基石鏈體系,裡面正好有一個模塊。它就是做數據管理,數據有權屬關係,你的數據別人不能濫用,誰的數據誰做主。這個工具叫數字資產管理或者數字資產保管,它能幫助你知道,首先你有哪些數據。第二,誰要用你的數據,你會收到消息,比如手機上有個APP,你到一個醫院看病的時候,APP 告訴你,這個醫院想調取你以前的健康記錄。你可以通過APP,把以前醫生開的藥方、診斷記錄授權給他用。在這種合法的框架之下數據打通了,應該有機會催生一些新的人工智能研究領域。
浪潮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總監- 呂飛: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應用的融合,是我們期望的。人工智能當下還不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說量化交易。為什麼現在人工智能這麼火?是因為它已經開始涉足方方面面的領域。涉足的領域,有可能我們想像不到。大家都在嘗試,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理性去面對,或者有選擇性地去發展。所以我個人認為,這種融合是我們的終極期望。但是確實要理性的面對,理性的選擇。
亞聯發展董事- 易歡歡:我理解這個問題,在商業場景上的應用。我想倒過來講,我補充一下主持人的問題。我剛剛講的是弱人工智能還沒有模式,商業模式不清晰。但是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很清晰,可以看到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是因為以前傳統公司,看老闆持不持股。到了股份制公司,有員工持股。到了互聯網公司,有AB 股制,老闆只佔9%,它可以引發更多人的參與,區塊鏈就成一個社區了。成為一個社區體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是在它的激勵機制下的巨大改變,這是第一個。
第二,我認為談區塊鍊和人工智能,不是應用到商業裡面,而是因為商業領域有什麼樣的痛點和問題,這時候通過區塊鍊和人工智能去解決。實際上就是因為2008 年美國政府的超發貨幣,帶來了金融危機,所以出現了不相信政府的比特幣。
當在區塊鏈行業,只有一個支付系統,沒有解決更多問題的時候,出現了智能合約,產生了以太坊。現在也是一樣,我們在實踐過程裡面發現,我們用以太坊這樣的智能合約體系,解決不了海量數據的採集問題,解決不了物聯網領域裡面的點對點的數據確認和驗證問題,所以在上面要做進一步的修改,進一步的修補,但也是站在原有的角度和基礎上的。所以我認為,本質上不是這些技術怎麼樣應用,而是在行業本身發現了怎樣的痛點。
第一,數據採集的痛點。第二,顆粒化數維度細的痛點。第三,智能非常複雜。除了符合中國的環保標準之外,還要符合海外、美國、歐盟在標準,不同場景下它的計算公式,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怎樣自主化相應匹配,匹配完了以後,有更多元的機構,怎樣去認同,和現有的系統去銜接和對比起來。這是反過來從現實的應用場景下,對區塊鍊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來進一步的要求,再進一步迭代。而且整個軟件行業的發展也是這樣,我們以前服務的公司叫Oracle, Oracle 數據庫當年解決什麼問題?解決美國軍方數據存儲的問題。最後把這個技術提取出來,成為通用的服務。包括SAP 的ERP,也是從財務出發,一點點形通用化的插件,進一步提供綜合性的服務。所以對於區塊鍊和人工智能也是一樣,我認為未來找到越大場景下,提煉出來的區塊鏈相應的公鏈,和區塊鏈需要的智能合約體系,進一步再形成各條鏈之間的相應的基礎設施,這個事情我覺得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