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聯發展董事易歡歡: 誰是標準制定者,誰將在下輪革命中獲得制勝機會| 區塊鏈POD大會
小派克
2018-09-07 10:05
本文约507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0分钟
每個時代競爭的核心要素和評估標準都不一樣。

昨日,由Odaily 主辦、36Kr 集團戰略協辦的POD 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會上亞聯發展董事易歡歡發表了《綠色價值互聯網時代到來》的主題演講。

易歡歡認為,每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一方面是技術條件,另一方面是製度條件和周邊的宏觀經濟條件。他表示隨著傳感技術進步,數據獲取成本減小;同時政府已經開始大規模進行5G 試點,而5G 大規模商用從預期的2020 年可能會提前到明年;另外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進步將大規模提升當前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因此技術越來越成為關鍵要素。

而區塊鏈的出現,讓數據能夠確權,變成資產。當數據成為資產時,整個互聯網延伸到了金融經濟領域;當數據作為基礎時,不斷訓練人工智能,讓智能合約變得更加有效。這幾個事情結合在一起,將推動整個互聯網從移動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

他表示,每個時代競爭的核心要素和評估標準都不一樣。在互聯網的演化過程中,基礎設施從數據化、網絡化,變成了可信化。但目前區塊鏈基礎設施不管是技術標準、系統服務、映射行業規範以及政策和治理框架都不完善,這同時也意味著其中所蘊含的巨大機會。他認為,誰能成為標準制定者,誰就能在下一輪革命中獲得制勝機會。

在演講的最後,易歡歡提到,作為創業者首先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我們是否在解決人類與數字化進程中的核心問題;二用什麼方法;三是這件事回報空間有多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正在做一個實踐,即希望通過區塊鏈解決環境保護問題。

以下為演講全文:

以下為演講全文:

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榮幸,在圓桌討論之前,我有一個大概十幾分鐘的一個時間,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和匯報。我首先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易歡歡,也是一直負責整個科技行業的研究和投資工作。我們從九九年開始,就經歷了從第一次的互聯網泡沫,再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現在我們看到了一個新機會。

首先,我想在這裡面首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自己的一些關於技術領域的一些核心觀點。第二,我們在做一些什麼事?第三,我希望在這個過程裡面跟大家有更多的一些結合。

首先,我想給大家表達一個我們自己的觀察:就是我覺得不管是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逢八肯定會或多或少碰到一些問題。大家可以回顧一下,1998 年那時候我們遇上了亞洲金融危機。 2008 年,我們遇上了什麼?我們遇上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到2018 年,其實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國有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之外,各行各業當前都面臨著非常大的一個焦慮,可能區塊鏈行業會相對來講會好一些,但在這個過程裡面你會發現,每一次出現大規模低潮的時候,把整個經濟、整個新動能進一步驅動出來的都是整個科技行業的發展。

我們先不看20 年前,我們就看10 年以前,當時我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情是2008 年突然發生了這個事情,實際上從2007 年開始一個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於智能手機的出現,然後另外再加上3G 網絡大規模的推動,而且中國推動時間3G 網絡的時間要比海外要晚了接近4 年的時間。因為有了新的智能終端,有了更好的上網條件,接下來才大規模促進了雲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我們2010 年在中國資本市場大規模的推動雲計算,2011 年我們寫了國內前三篇大數據時代到來的相關的報告。

回過頭來看,事實上每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一方面是技術條件,另外一方面是製度條件和周邊的宏觀經濟條件。那麼當前我們面臨著什麼樣的環境?

1、區塊鏈現在非常核心的痛點是,鏈上數據是真實的,但如何讓這些數據真實地上鍊?我覺得隨著終端節點從智能手機到更小、超微型計算機,我們可以看到無處不在的超級傳感設備會很快地普及,而且成本有可能是在幾美分的價格。

2、因為有了巨大的經濟壓力,我們可以看到,北京開始當前大規模的進行5G 試點,5G 牌照大規模的商用會從之前預期的2020 年,提前到明年。

3、我們當年看到的雲計算,亞馬遜已經過了一萬億市值,現在在計算層面上,量子計算進一步的成熟和人工智能進一步的完善,會讓這兩項服務大規模提升我們當前的計算和存儲能力。

我們從2011 年一直講的大數據,因為區塊鏈的出現,讓數據真正能夠確權,我們自己在江蘇徐州,在江蘇成立了一個江蘇淮海大數據交易中心,成立的4 年,一直在摸索和探討商業模式,當前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數據怎麼定價?數據的定價前提條件就是通過市場來發掘,但是這個市場怎麼存在?又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確認每一份數據的權利,這就是區塊鏈帶來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

所以當數據成為資產的時候,讓整個互聯網金融延伸到了金融經濟,當數據結構發生升級的時候,事實上區塊鏈帶來的非常巨大的演變。另外當數據作為基礎的時候,不斷訓練人工智能,讓我們智能合約變得更加有效。這幾個事情結合在一起,推動整個互聯網從移動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

在中間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在中國A 股,包括海外市場裡面投了很多公司,核心的邏輯,就是圍繞著整個的變化都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就是計算機自身的普林斯頓的結構怎麼樣進一步的升級?普林斯頓結構是對人類大腦輸入輸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模擬。在當前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所謂的所有技術,完全是可以進行一一匹配,什麼地方是瓶頸?什麼地方就存在有巨大相應的機會。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在每一個時代的時候,它們中間競爭的核心和要素,和評估標準都不一樣。 2000 年泡沫時,那個時候主流公司是誰?是思科ci si kou,以及著名的運營商。

但是到了信息互聯網時代的時候,海外產生了FAAMG(Facebook 、Apple、amazon、IBM、Google) ,在國內產生了BAT 這樣的公司。在這中間核心的競爭要素是網絡化為基礎、競爭靠流量、商業模式為王。但是到了下一個階段,事實上從海外市場看的非常明顯,騰訊的股價從接近600 塊錢,然後跌到現在不到400 快親,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連微信這樣的地方都沒有流量微信紅利了。

第二個,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區塊鏈,因為點對點的支付系統的出現會對支付寶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另外再加上區塊鏈對相應的隱私保護,讓滴滴、百度這樣的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所以在互聯網進一步演進的過程裡面,它的基礎從數據化,從網絡化,變成了可信化,技術會變成一個非常關鍵和核心的要素。在這裡面我可以給大家透露,我們參與了很多標準的製定,中國也在進一步的從底層芯片,核心技術,治理結構上給區塊鏈做深入的投入研發,尤其在對金融行業的一些應用技術。所以在這中間,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講:

1、技術標準;

2、系統服務;

3、怎麼樣映射行業?

4、政策和治理框架。

這些都是非常不完善的,但也意味著有非常巨大的機會。這中間誰成為標準制定者,誰將在下一輪革命裡面佔據高的位置。

從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所有產業場景和基礎設施在進一步互動的期間,中間會有很多新的玩家進來,包括建設方、運營方、數據規則的製定者等。網絡的顆粒度會變得越來越細,我們可以看到在PC 互聯網時代,整個全球用戶是21 億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接入的節點數量是400 億個,但是到了價值互聯網時代,當每一顆沙子都有可能加入超小型計算機,同時通過光和磁發生相應通信,而且每個節點上進行加密處理。這中間整個節點的UP 值會進一步提升,整個網絡價值將是以幾何指數進一步增大。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0 年,或者5 年時間,同時也需要整個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

所以在這兒中間我們做了一個相應的測算,事實上從數字經濟的價值和時間兩個軸來看,只要看到節點,節點本身數據真實,節點本身更加智能化,節點本身能上網絡,節點本身讓數據的資產越來越有價值,就意味著數字經濟的價值會產生巨大的增長。

而作為創業者需要回答三個問題:

一、到底我們解決的什麼問題?是不是在解決整個人類與數字化進程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二、用什麼樣的方法?也許我們現在很多技術尚不完善,但是這個行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摩爾定律,你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有可能18 個月之後就可以解決,再過36 個月之後,它就變得很便宜,再過54 個月之後,它有可能就變成一個大規模廣泛的利用。另外,我們稱這個行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叫傑爾德定律,在關鍵節點上的演進速度會遠遠大於邊緣節點的數量。用互聯網裡面的一句話叫老二非死不可,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要素。

三,這個事情的時候空間有多大?什麼樣的人來幹?產生什麼樣的回報?我們評估區塊鏈項目的時候,沒有經歷多輪牛熊不能稱之為是一個卓越的企業家和投資家。當熱潮來的時候,滿懷熱情,當行業開始冷卻的時候,又極度悲觀,這樣的人,他只能變成韭菜。那這牛熊中間到底產生什麼樣的現金流,怎麼評估它的數據流和資產,怎麼樣解決上鍊問題,這些應該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值得去回答的問題。

這樣背景之下,我們自己做了一個小小的實踐,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嘗試解決環境裡面的保護問題。

第一個,我們通過結合超小型的傳感器,嘗試著能不能把環境領域裡面的資產和數據上鍊?我們可以看到,環境行業裡面水的排污權、大氣的排放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現在通過新的技術完全可以度量。而且低成本度量之後,用區塊鏈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之後每個人的消耗變成了一份負資產,而保護變成了正資產,這兩個資產在平台上形成一個相應的數據和資產的交易?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環境交易市場。在這個上面又進一步衍生出基於環境相關的應用,我們可以給金融機構,給政府,給相應的行業再提供服務。

給大家講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整個金融行業都在去槓桿,但是有一個細分領域,政府當前在非常大力度地推動,就是綠色金融。在北京的通州,很快要成立一個叫綠色金融實驗區,然後未來會提供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環境數據相應的服務企業集中起來。因此我們這個項目在期間會享受到非常好的製度紅利。

另一方面,在金融行業和科技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這樣的典型案例之外,非常重要的是整個中國的金融行業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之外產生了一個叫百行徵信,讓更多的數據納入到這個領域裡面,然後形成了不可篡改的、相對去中心化的、給所有的金融機構和個人提供一套新的信用和服務的體系。在這中間,我們嘗試提供一套綠色的信用體系,一旦綠色信用體繫起來之後,接下來我們會對接上百家業內的金融機構,如興業、華夏等,希望給符合環境保護領域裡的企業提供一套良好的金融服務。

區塊鏈做線下的服務當前還不是成熟,但是我們認為對金融行業、遊戲行業、文化行業,這些已經高度數據化的行業來講,有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窗口。

這裡面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體系,讓各方通過聯盟鏈,通過區塊鏈的方式,能夠進入到這個體系裡面,實時的解決各方的數據採集、數據驗證、數據跟踪,進一步解決信貸和金融服務相應的痛點。同時,把每個人的保護權和污染權固化成一份資產和權益,進一步提供相應的綜合方案。

最後我們自己是什麼?有20 家國內的上市公司、產業集團是我們的股東。

第一,我們自己有一個以環境為核心的公鏈服務體系,這個體係依託我們股東的一些場景、嘗試做一個一個的試點。我們覺得少談願景,多解決核心問題,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在中國有800 萬中國金融和證券投資的用戶,我們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包括一級二級裡面跟相應的一些大的,成立了幾個比較大的,包括區塊鏈、股權,包括等等的一些基金,希望跟大家進一步探討和合作。

最後我想給大家總結一句話:

1、我覺得現在面臨著一次從信息互聯網往價值互聯網演變的巨大機會,這個機會不僅僅是區塊鏈技術這個技術本身,而是數據的採集、數據的處理、數據的應用、數據的資產化的演變過程。

2、這個過程裡面,事實上我們存在非常多的不完善,也就意味著我們有著非常多的機會,這是第二。

3、讓每一次技術革命伴隨著金融市場的劇變,我們看到兩千年時候的納斯達克,2009 年開始的中國創業板,再到現在這個就不能提了,因為涉及到,今天主持人特意跟我提示了,我只能給大家講數字資產這個非常巨大的新領域裡面。

最後,我們自己嘗試著用區塊鏈依託我們的股東資源,解決綠色環境保護問題,希望在綠色金融這個行業裡面跟大家進一步合作和探討。同時,我們也有基金,如果有機會,希望和大家一起創造價值互聯網的新明天。

好,謝謝大家!

小派克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