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打車:破解“毒”角獸之惡?
哈希未来
2018-09-05 09:44
本文约368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5分钟
零度之下的滴滴。

編者按:本文來自哈希未來,作者:曹黎軍,經授權發布。

“毒”角獸之惡

8月24日,樂清市一名20歲的女孩在乘坐滴滴順風車後遇害。這是滴滴在三個月內第二次因為惡性案件遭到全國一致的輿論批評。

央視網數據顯示,在過去四年裡,媒體公開報導以及有關法院部門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例。其中2例故意殺人案,19例強奸案、9例強制猥褻案、5例行政處罰案件、15例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到50名司機、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為何滴滴遲遲不拿出整改方案呢?實際上,順風車是滴滴的一大業務。網絡數據顯示,從用戶數來看,順風車註冊車主3000萬人,註冊乘客1.6億人;從訂單數來看,日均訂單200萬單,佔日均總訂單的8%;從收入來看,順風車年收入在8億元左右,是滴滴唯一盈利的業務。全公司的盈利全靠這個業務撐著,可想而知,滴滴難以大刀闊斧地改革順風車業務,正因為該業務是滴滴非常重要的一塊蛋糕。順風車問題不斷卻長期未變,可想而知。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滴滴這一“毒”角獸的惡並不止於此。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應對“毒”角獸之惡,我們有何良策?

近幾年大家熱議的區塊鏈技術,恰好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商業形態。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對策一——安全性問題

大家使用滴滴打車,一方面是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另一方面是人們對這個打車平台有著基本的信任,能夠把自身安全寄託在平台上。然而樂清事件之後,大家對滴滴的可信性打了大大的問號。

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給交易雙方解決信任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思路。區塊鏈技術可使交易過程被記錄在一個無法被篡改的系統之中。司機可以將身份信息、車輛所處位置、價格以及乘客評價等信息上傳到區塊鏈上,乘客根據司機信息進行篩選,找到與自己需求匹配的、更為可靠的司機。全網所有的節點都可以對整個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校驗、認證,一起維護整個信任的環境。

這時候,人們對平台的信任,本是基於平台之前的商業歷史;而通過區塊鏈技術,人們對新型打車系統的信任,是基於整個系統無法篡改、共同維護的特性,這就相當於把對巨頭的信任,轉變為對機器的信任。用戶與系統的關係由此改變。

由於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完全透明且無法更改,用戶可以隨時追溯任何交易信息。如果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獎懲系統,使司機和乘客互相打分,並且有相關的申訴功能,同時通過社區投票來確定該行為是否合理,來杜絕惡意評價行為。這在滴滴的評價系統上更進一步。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對策二——補貼大戰

打車作為典型的雙邊市場,同時又具有物理空間的約束,每多一個乘客和每多一位司機加入到網絡中,都會帶來整體效率的提升(接單更快了、空駛距離更少了) 。因此,理想狀態下一個壟斷化的平台,是實現社會整體效率最大化的最佳選擇。這就是打車領域發生補貼大戰的邏輯前提。為了得到未來長期的壟斷利益,前期各大平台會通過各種方法去剔除競爭對手,“補貼燒錢”是目前的一種主流做法。方法帶來不少弊端,但各資本方依然樂此不彼,因為一旦在補貼大戰中勝出,佔據壟斷市場,資本方將獲得豐額的利潤。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雖然在補貼大戰的時候享受了一波資本帶來的福利,但是戰爭過後卻需要消費者來收拾殘局,比如滴滴的加價等行為。補貼大戰一方面對市場秩序和規則造成破壞,一方面也給用戶帶了後期的價格壓力。歸根到底,補貼大戰是提前消耗後期利潤的短視行為。

那企業是否有可能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獲得良性發展,與消費者形成共贏的局面呢?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思路。

區塊鏈可以重塑用戶和平台之間的關係,讓用戶從消費者的角色轉變為平台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共存的角色。通過發放token,消費者的利益跟平台的發展直接綁定,讓消費者更有動力去幫平台去推廣,消費者在口碑傳播的同時,更是在給自己獲利做鋪墊。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說,乘客和司機在接入平台服務時可以獲得token,而且加入越早的乘客和司機獲得的token越多,token的持有者將享受到未來平台規模化帶來的紅利。後期加入的用戶也可以通過拉新用戶等方式獲取更多的token。在整個過程中,token的總量和發行機制以及相關的獎懲措施均由區塊鏈保證公開透明,即便是之後成長為壟斷平台的巨頭也無法篡改。

從根本意義上說,區塊鏈構建了一個可信的價值網絡,從而解決在價值交換過程可能存在的問題。基於可信的區塊鍊網絡,可以大幅度提高應用市場的效率,並且實現價值的合理分配。相較於其他領域在區塊鏈上的應用,打車服務非常符合p2p、標準化、網絡增益效應等“鏈化”特點,易於實現數字化、鏈上交易。若司機把乘客從A點送到B點,通過GPS自動計算打車路程與時間,通過鏈上公開透明的計費系統,乘客鏈上賬戶智能合約實現自動轉賬,將打車服務的價值百分之百還原給每個參與的普通大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互聯網”。不妨說,打車等行業,天然地適用於應用區塊鏈技術。

展望將來,區塊鏈使得整個生產關係發生變革,加速企業的成長和創新。在推廣和競爭初期,團隊不再需要花費巨額融資在市場推廣和補貼中,而是可以將資金和人才用到技術研發和產品打磨上,用戶在選擇平台時也將眼光更加長遠,選擇長期合作的伙伴。區塊鏈真正重塑了用戶與平台的關係,實現合作共贏。

而在目前,我們同時需承認token機制的應用可能仍存一些現實問題。一方面如果涉及token與發幣之間的兌換,法律層面上目前仍不可行;另一方面,token對於大部分司機、分乘客來說,仍是陌生事物,市場的教育、推廣需耗費一定成本。打車場景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仍有待從實踐中解決問題。

總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在打車行業勢必落地應用。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越來越成熟,監管體系越來越完善,無論是保障的用戶安全,還是為“補貼大戰”提供另一種思路,區塊鏈將帶來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案。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發展,相信市場上的“毒”角獸會越來越少,真正的獨角獸企業會越來越多!


哈希未来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