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Bitcoin 8 月24 日消息,泰國央行正與該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合作,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 Inthanon。
泰國央行表示,Inthanon 計劃中,涵蓋金融機構間以數字貨幣進行資金轉移的設計、開發和測試等。
在第一階段中,相關機構將基於R3 Corda 平台進行共同開發、設計,Inthanon 將先完成銀行間的資金轉賬功能開發。據介紹,該項目與加拿大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其他央行目前正在開發的項目類似。
下一階段,參與的商業銀行和R3 計劃擴大數字貨幣的使用範圍,包括第三方資金轉賬和跨境支付。
自7 月16 日後泰國數字貨幣發行規定生效後,泰國的政策環境發生了不少變化。當前,泰國主要的加密貨幣監管機構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經將7 種加密貨幣交易合法化,7家加密公司已獲准在泰國合法運營。目前,泰國也正在對部分公司在泰國的加密貨幣運營申請進行審批。此外,該國央行還為部分商業銀行的密碼業務子公司開了綠燈。
此前Odaily也一直在關注各國在發行CBDC 一事上的態度。西班牙央行還發布了一項有關發行CBDC的調研報告。
該報告認為部分央行想要發行CBDC 的主要原因有四個:現金使用需求減少;改善支付系統運作;改進貨幣政策傳導;打擊違法行為。但CBDC 真的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嗎?
當前,發行CBDC的國家屈指可數。西班牙央行的CBDC 發行報告就曾總結過發行CBDC 可能帶來的風險:
首先,如何給CBDC 定性,是一件難事。如果選擇非匿名,則央行需要肩負起監管責任,增加了除監管法幣外的另一監管成本。如果選擇設置為匿名形式,則CBDC 可能為不法分子所用,一樣增加了監管風險。其次,引入新的幣種,可能對原本穩定的金融情況造成一定風險和動搖,可能會得不償失。
目前,泰國央行將其發行的CBDC 使用者框定於銀行機構間,是僅面向於金融機構的“批發式” CBDC。此次發起Inthanon 計劃,也只算是對CBDC 的小試水,具體成效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