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監管機構不願率先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比特幣沃土”能否逆襲?

小派克
2018-08-12 10:02
本文约85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分钟
非洲是否有逆襲的可能?
肯尼亞一家商業銀行Ecobank於8月1日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審查了39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反應,發現大多數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都在採取“觀望”的態度,希望他們能夠在採取措施之前從鄰居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在接受調查的39個監管體制中,有21個國家尚未對加密貨幣採取公開立場。只有三個國家在加密貨幣方面採取了強有力的立場,如納米比亞發布了一項徹底的禁令,同時南非和斯威士蘭在資產類別上採取“有利和寬容”的立場,但沒有給予他們“充分”合法性。其他15個國家處於中間的位置,拒絕直接對其進行監管,指出比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屬於合法的灰色地帶,並警告投資者不要投資他們。
比如,
比如,
比如,在肯尼亞,區塊鏈技術已經被用於“對小企業進行信用評分”,因此,在初創公司Twiga Foods和IBM建立合作關係後,這些小企業可以通過手機獲得小額貸款。而另一邊,肯尼亞年輕的企業家們的加密貨幣挖礦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他們採用另類的眾包方式為自己的初創公司籌集資金。
同時,比特幣ATM機已經在包括津巴布韋和南非在內的三個非洲國家成為現實。
數字貨幣交易正所如雨後春筍般在非洲大陸湧現,從津巴布韋、加納和其他市場的交易平台可以看出,人們對比特幣、以太幣和其他1500多種加密貨幣交易興趣日益濃厚。
然而,監管的確實也很容易導致欺詐、犯罪和恐怖融資行為的發生,這不關對行業的發展還是全球經濟安全都是不利的。不過是否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我們常見的在城市新區建立幾年後,市中心會慢慢遷移,舊城區逐漸被拋棄。非洲是否有逆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