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哈希未來,經授權轉發。
7月26日,TokenInsight與哈希研究院聯合發布資產上鍊類項目評估報告。報告從團隊、生態、項目進度、解決方案、激勵模型等多個維度對哈希未來、比原鏈、比特股、Jibrel Network、FormulA、Latoken、Shares Chain七個代表性項目進行分析。
正文
正文
摘要
總體來看,資產上鍊的底層公鏈技術還處於積累階段,目前可以用於低頻交易等場景,各項目的解決方案均需要更加關注激勵機制以及用戶積累的問題。綜合來看,比原鍊和比特股成立時間較長,市值大幅領先其他項目。其中比原鏈代碼已開源且主網已經上線,基本符合開發進度,目前尚未開展資產上鍊及交易工作。比特股也已經進入比特股2.0時代。哈希未來以遊戲作為切入口,通過激勵機制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註冊用戶,同時部分實現了資產上鍊的交易功能。大部分項目的資產交易功能還處於測試或者概念驗證的階段,需要積累和沈淀。
資產交換的流程可劃分為:資產獲取、資產確權和收益實現。其中資產獲取和收益實現通過“交換”達成,而資產確權的核心為“註冊”,通過不斷的資產交換、確權變更來實現流通。資產的交換、註冊往往由具公信力的機構完成。如汽車、房屋類實體資產或股票、證券類數字資產的確權和流通,往往需要政府機構或⾏業組織提供相應服務。然而該類型組織機構的交易流程較為繁瑣,資產登記、交換的過程充滿風險,資產丟失、仿冒偽造、交易違約、信息洩露等各類問題時有發⽣。過於復雜的流程、低效的處理方式,造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抑制了資產流通的效率與價值交換的靈活性。
資產交換的流程可劃分為:資產獲取、資產確權和收益實現。其中資產獲取和收益實現通過“交換”達成,而資產確權的核心為“註冊”,通過不斷的資產交換、確權變更來實現流通。資產的交換、註冊往往由具公信力的機構完成。如汽車、房屋類實體資產或股票、證券類數字資產的確權和流通,往往需要政府機構或⾏業組織提供相應服務。然而該類型組織機構的交易流程較為繁瑣,資產登記、交換的過程充滿風險,資產丟失、仿冒偽造、交易違約、信息洩露等各類問題時有發⽣。過於復雜的流程、低效的處理方式,造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抑制了資產流通的效率與價值交換的靈活性。
資產交換的流程可劃分為:資產獲取、資產確權和收益實現。其中資產獲取和收益實現通過“交換”達成,而資產確權的核心為“註冊”,通過不斷的資產交換、確權變更來實現流通。資產的交換、註冊往往由具公信力的機構完成。如汽車、房屋類實體資產或股票、證券類數字資產的確權和流通,往往需要政府機構或⾏業組織提供相應服務。然而該類型組織機構的交易流程較為繁瑣,資產登記、交換的過程充滿風險,資產丟失、仿冒偽造、交易違約、信息洩露等各類問題時有發⽣。過於復雜的流程、低效的處理方式,造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抑制了資產流通的效率與價值交換的靈活性。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資產確權、流通解決方案。區塊鏈可記錄資產流通的全過程,並形成無法篡改的鏈數據。整個過程中無須中心化的服務組織進行參與,流轉更加便捷。而在“資產上鍊”、“跨鏈流通”等方面,區塊鏈項目仍存在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點,各大平台正在努力攻克,取得初步成果。
2、項目簡介
以下將就國內外相關主流“資產上鍊”相關的區塊鏈項目進行分析。
2.1 哈希未來
項目簡介:
哈希未來旨在創建“協議層—技術層—應用層”三位一體的新型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作為連接物質世界和數字世界的平台和橋樑,它的目標是解決人們在當前數字時代背景下,所面臨的數字資產確權和交易難題。並且結合各國法律法規,通過“哈希節點”技術體系解決資產上鍊和跨鏈流通難題。
團隊背景:
賈英昊:CEO,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博士生,清華大學區塊鏈協會創始人,現任主席,兼任北美區塊鏈協會高級研究員。
宋一凡:COO,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碩士,曾任清華大學創業協會副主席,曾有多次創業經驗。
任勇:CTO,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曾參與多個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
投資機構
投資機構:丹華資本、唯獵資本、順為資本、節點資本、創世資本等。
項目進度:
2018年2月哈希未來的落地應用區塊鏈遊戲哈希世界第一版上線,實現了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虛擬地產競拍、LBS地產拍賣等土地交易功能,一些實體資產如雕塑、T卹等也在哈希世界裡開通了交易。
哈希世界創立3個月內聚集了100萬社群用戶,2018年7月用戶數量已達130萬,流通市值人民幣1.2億元。
未來將進行哈希視窗、哈希資產、哈希錢包生態體系的建設,預計2019年形成資產上鍊的社會共識和協議範式,2020年推廣數字資產跨鏈流通技術標準平台。
解決方案:
底層結構:哈希未來通過“哈希節點”技術體系解決資產上鍊和跨鏈流通難題,提供區塊鏈在不同應⽤場景的底層技術⽀持;
資產入口:哈希未來在調研各國法律法規、社會⽂化和交易習慣的基礎上提出“哈希模板”類結構的資產確權與流通的共識協議體系;
資產交易及變現:提供“哈希世界”應⽤平台和豐富易⽤的API,為億萬⽤戶提供⾜夠簡單、可信和安全的應⽤產品,⽤以完成各類資產的確權和交易。
激勵模型:
哈希世界作為虛擬地產上鍊的落地應用,通過對註冊、推廣、持有虛擬地產等行為進行激勵,為其獲取了早期用戶。具體而言,註冊用戶、邀請用戶、玩遊戲、擁有土地均可獲得代幣(HSC)獎勵。
HSC發行總量限定、不增發。在未來,HSC將作為哈希未來的生態通證,在資產上鍊的過程中可用於購買資產,同時也可用於鎖倉獲得社區信任、參與超級節點的投票選舉、哈希模板的打分評價等。
2.2 比原鏈
項目簡介:
比原鍊是一種多元比特資產的交互協議,旨在連通原子世界與比特世界,促進資產在兩個世界間的交互和流轉。它基於人工智能ASIC芯片友好型POW共識算法,使運行在比原鏈區塊鏈上不同形態的比特資產和原子資產可以通過其進行登記、交換、對賭以及基於合約的更具複雜性的交互操作。
團隊背景:
長鋏:聯合創始人,同時是巴比特創始人兼CEO。
段新星:聯合創始人,CEO,曾任OKCoin幣行副總裁兼首席研究員,負責產品設計與品牌工作。
巴比特孵化
投資機構:
投資機構:巴比特孵化
項目進度:
2017年1月比原鏈項目啟動,於6月完成私募、發佈白皮書、公開售賣計劃,於月底上線測試網絡。 2018年比原鏈BTM持有人大會第一次召開。 2018年4月比原鏈1.0版本發布,主網上線,發布官方區塊鏈瀏覽器。
2018年7月流通市值為人民幣26億元。
預計於2018年第三季度實現全節點及輕節點的規模化部署及監測,第四季度打造企業數字財務管理系統、多資產配置DAPP系列等,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第一批合作方成熟合作等。
解決方案:
底層結構:共識機制採用對人工智能ASIC芯片友好型POW算法,在哈希過程中引入矩陣和卷積計算,使得礦機在閒置或被淘汰後,可用於AI硬件加速服務,產生額外的社會效益;合約層採用創世合約和控制合約進行資產的發行和管理,在底層支持擴展的UTXO模型BUTXO,對虛擬機做了優化,採用自省機制以防止圖靈完備中的死鎖狀態。
資產交易和變現:數據層使用分佈式賬本技術,實現資產的發行、花費、交換等操作,應用層對移動端等多終端友好,方便開發者便捷的開發出資產管理應用。
激勵模型:
比原幣挖礦預留份額為33%,採用POW共識機制,鼓勵礦工參與挖礦。
挖礦分發每四年產量減半,直至不再有新塊獎勵產生。
2.3 BitShares(比特股)
2.3 BitShares(比特股)
項目簡介:
比特股是一種比特幣擴展協議,旨在實現一個理想的市場金融體系。比特股網絡建立了一個全球去中心化虛擬貨幣交易所,並實現資產託管、資產支付等功能。其使用DPOS共識機制,其交易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已具備大型交易所的處理能力。它提供的數字資產可以市場化錨定美元、人民幣、黃金等的價值,解決跨境支付的匯率風險。
投資機構:
投資機構:
投資機構:
曾獲李笑來等人的天使投資,後通過眾籌獲得開發資金。目前比特股的運營權已交給去中心化的社區。
項目進度:
目前比特股項目已進入2.0版本,實現了一個金融智能合約平台,支持數字資產交易,官網號稱TPS超過100000,底層採用DPOS共識機制,允許權益持有者投票決定調整協議參數,如區塊大小、交易費用等;支持動態和靈活的訪問控制;實現了基於賬戶的定期付款等功能。
MUSE是專為音樂行業定制的公共區塊鏈賬本,可用於追踪全球的音樂版權。
2017年12月註冊用戶達50萬,2018年7月流通市值為人民幣27.8億元。
解決方案:
資產入口:比特股平台可由用戶發行UIA(user-issued assets,用戶發行資產),其本質是一種註冊在平台上的服務憑證,能夠在平台上進行流通、交易。 UIA的創造者可以設定該憑證的公開名稱、描述等信息,並且根據自己意願來發行它。發行者也能自定義UIA的某些特性:例如可以要求只能允許在白名單內的用戶才可以持有憑證,或要求用戶在轉移或者交易這些憑證時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等。
資產交易及變現:當憑證價值與美元、人民幣等法定貨幣進行掛鉤時,BitShares要求用戶提供3倍的抵押金。當憑證的交易價格過低時,將觸發BitShares的清算條件,抵押金將用於回購憑證,以確保憑證的兜底價值。
激勵模型:
BitShares上流通的代幣(BTS)總量約人民幣37億元。其中約10億為“保留資金池”,由啟動資金、交易手續費的一部分籌集。該資金池用於支付見證人(礦工)的報酬和開發者的研發費用。此外,通過邀請新用戶加入BitShares社區,邀請人可獲得新用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
2.4 Jibrel Network
項目簡介:
Jibrel是一個可託管、交易貨幣、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等傳統資產的區塊鏈數字平台。在Jibrel Network上,用戶可以通過創造“密碼編譯存託憑證(CryDR)”進行資產的套利、獲益。此外,該項目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構建交易、投資與對沖的工具、應用程序的平台。
團隊背景:
Yazan Barghuthi,聯合創始人,超過9年的金融服務經驗,曾在德勤工作,精通Javascript、HTML、CSS等語言
Victor Mezrin,聯合創始人,超過10年的開發經驗, 精通c++/c、Python、Java等
Talal Tabbaa,聯合創始人,曾在普華永道工作,在私募基金擁有超過6年的財務諮詢經驗
Don Tapscott,戰略顧問,《區塊鏈革命》作者,泰普斯科特集團首席執行官
Abbas Zuaiter,市場顧問,前索羅斯基金COO
項目進度:
2017年5月創建,2017年9月進行預售,2017年11月發布JWallet錢包、公開發行代幣,
2018年第一季度發布CryDR瀏覽器。
2018年7月流通市值已達到人民幣1.9億元。
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發佈公共平台,在2018年第四季度變成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
解決方案:
資產入口:Jibrel項目使用一個“資產入口網站”完成資產從現實中上傳至鏈上的過程。資產入口網站需要經紀人與資金撥付執照,根據不同地區的法律法規,還可能需要監管機關的監督。 Jibrel通過引入“擔保人”的角色,對資產的價值、權屬進行保證。用戶可以把傳統資產託管給擔保人,由擔保人發放與傳統資產掛鉤的CryDR在鏈上進行交易。
資產交易與變現:在Jibrel項目上流通的CryDR,均代表著一定的資產價值。項目上可執行智能合約,以及其他由開發者編寫的貨幣市場工具,以便交易者利用資產進行獲利。交易者可向進行擔保人進行CryDR的變現,把CryDR兌換為對應的資產價值。
2.5 FormulA
項目簡介:
FormulA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下一代“資產互聯網”(Internet of Asset,IoA),提供專門服務於資產登記和資產交易的公鏈,未來交易所將會提供租借、交換、抵押、C2C交易等功能。它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真實資產上鍊模型(ADP),依靠Dapp和智能合約進行拍賣、交換、質押等操作,使註冊上鍊到交易完成的過程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主網上線後將於房地產和金融資產領域率先落地,第一批將在全球佈設10,000個節點。
投資機構:FormulA號稱擁有800億美元預備資產。
項目進度:
2018年3月-5月:建立測試環境,開發離線節點等。
預計2018年8月-10月上線測試網絡;2018年11月-2019年1月主網上線;2019年2月-3月應用上線。
解決方案:
底層結構:目標是建立包含一個主鍊和多個(多級)子鏈,支持跨鏈協議,通過主鏈上的動態索引來實現與子鏈的交互,並針對不同的具體業務場景設計不同的子鏈條。為了防止不同業務之間的互相干擾,FormulA計劃使用一個共識鏈來確保每個智能合約的運行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主鏈基於Dpos共識機制。
資產入口:資產的基本特徵、所有者信息、交易歷史、元數據的哈希值放在鏈上,而描述資產的圖片、描述等等元數據使用雲服務器或者P2P的方式存儲,基於內容進行尋址,通過動態默克爾鏈接可由鏈上的哈希值查詢到數據。為了提高吞吐量,採用了類似於“分片”的處理方式,每個應用有自己獨特的ID和鏈條,應用在各自的鏈上並行運行,不同應用之間沒有信息交互。用戶身份驗證需要藉助第三方機構來進行。
激勵模型:
在FormulA中註冊資產或者生成智能合約的用戶、通過志願服務、合作、成為社區KOL等為社區做出貢獻的用戶、技術開發者、提供審計的第三方機構、API用戶、子鏈的用戶和開發者等將得到獎勵。對於核心業務有幫助的機構和個人可以申請成為它的節點,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分發相應代幣,節點選舉每年一次。代幣總量固定,50%出售,15%留給創始人團隊,15%給早期貢獻者,20%用於生態建設。
2.6 Latoken
項目簡介:
Latoken是一個創建和交易資產代幣的平台,針對任何資產類別量身定制,並允許第三方創建新的資產標記化應用程序,他們開發了一個開源的流動資產協議,可實現價格透明和資產持有者多樣化。
項目進度:
已經測試了與蘋果、亞馬遜、特斯拉等股票價格和大宗商品(石油、黃金、白銀等)硬資產價格掛鉤的鏈上交易;目前正在獲取鏈上資產交易的所有必要許可證。
2018年7月流通市值達到人民幣6500萬元。
預計在2018-2019年,Latoken將推出基於有向無環圖的分散交易平台。
解決方案:
底層結構:交易鏈採用DPOS共識機制,同時通過基於BitTorrent技術的系統存儲加密數據,結合了Hadoop技術的分佈式計算。當遇到交易速度和成本等實際限制時,將部署兩份分佈式賬本,一份僅包含交易,另一份包含所有資產記錄。
資產交易和變現:對於流動資產,資產上鍊後可以使用代幣購買,在預定結算日期購回。對於如房地產和藝術作品等的非流動資產,首先需要獨立第三方對資產進行現場評估,資產所有人與認證保管人簽署協議,將所有權轉讓給保管人,之後由託管人發行相關代幣,並出售給加密持有人。同樣可在預定的結算日期之前回購代幣。
激勵模型:
Token總量的10%用於開發,10%用於資產證明服務部署等。
節點用戶可收取交易手續費作為收入,提供評估、保險、託管、法律服務等機構或個人也將獲得收益。
2.7 Shares Chain
項目簡介:
Shares Chain是一個以投資人為導向的資產投融資區塊鍊網絡,任何人或任何組織都可以通過開放的區塊鏈協議接入到這個系統中,成為投資人或成為資產發行者,或成為中間服務商。他們構建了一個高並發性、可擴展的公鏈,基於智能合約為資產上鍊提供了一套類似於ERC20的完整的協議,使得實體資產到加密資產錨定的流程完全標準化。
投資機構:投資機構:
投資機構:
創勢資本、輕舟資本、零柒伍伍基金等。
項目進度:
2016年7月完成區塊鏈眾籌股權登記網絡測試版開發,目前項目代幣預售已經完成,即將上線交易所;目前已落地的項目有三個,大宗商品、基金、場外公司股權。
預計於2018年11月完成公鏈開發並上線測試;2019年5月完成原型開發並應用於實際場景,7月開啟全球運營。
解決方案:
底層結構:提出了類似DAG的樹形結構實現對地址空間的分割,使項目獲得高並發能力。主鏈負責資產發行,子鏈負責資產交易;採用RPOS共識算法隨機選取共識節點,通過PBFT達成交易的共識。
資產入口:上鍊過程需要將自己的基本信息在社區進行公開並由服務商進行盡調。投資人進行投資前,需要通過法律手段簽訂公開的協議,並通過智能合約來放至鏈上。資產上鍊可通過在智能合約上進行資產質押,或包含觸發條件的智能合約進行。
資產交易及變現:交易模型的設計上,資產接受方信息的和資產支付方信息分開打包,斷開交易雙方的關聯性,使得交易歷史不可跟踪。
激勵模型:
用戶可通過參與資金募集、參與盡調、進行投資等獲得代幣獎勵。
Shares Chain項目收益將按照代幣的持有比例進行分紅,並在進行代幣的
回購和銷毀。
對於持有公司股權數字資產的投資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權利:獲得分紅、查看報表及信息披露詳情、參與終止投資的投票、參與代幣回購。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3.2 市值
正文
3.3 用戶數及社群人數
大多數項目的用戶數暫未對外公示,從網絡公開數據觀察,比特股截至2017年12月註冊用戶達50萬。截至2018年7月,哈希未來遊戲註冊用戶超過百萬。社群方面,各項目官方電報群人數、官方Twitter及微博粉絲數量如下:
各項目在不同社群的運營差異較大,比原鏈、Shares Chain電報社群運營較好;比特股Twitter粉絲數量大幅領先其他項目。
3.4 投資機構及支持者
資產上鍊類項目裡,投資機構一方面通過資金支持企業發展,另一方面亦包含為項目站台的意味。較知名的投資人或投資機構如李笑來(投資比特股)、張首晟教授(丹華資本投資哈希未來)、順為資本(投資哈希未來)、Don Tapscott(Jibrel Network戰略顧問)等。
正文
正文
3.6 解決方案
現實中的資產流轉至區塊鏈上進行交易,需經歷資產認證、資產描述、信息上傳、資產交易、資產跨鏈流轉等過程,其核心環節為:
資產確權。在資產被上傳至交易平台前,需明確資產的所有權或託管的授權證明。項目應提供一定的手段,以便識別用戶、進行數字證書認證等。此外,資產的信息應全被方位地精確描述,並結合物聯網等技術實時更新,這些信息可以作為智能合約中的業務邏輯實現的依據,以評估資產的實際價值。本質上,這是為交易方提供對資產價值的保證。
目前各項目均採取引入獨立第三方進行資產認證的方式進行確權,其中較亮眼的是比特股、JIbrel Network、哈希未來。在比特股裡流通的憑證,可通過由承兌商進行3倍的資產擔保,與法定貨幣的價值進行錨固;Jlbrel Network採用擔保人制度,對資產進行審核和兌換;哈希未來採用“哈希節點”,即通過用戶進行資產價值的擔保,社區的自治程度高。
高處理能力。 “資產上鍊”實現的是物理、數字資產的交易和流轉,對於商品範圍廣闊的交易平台,需要匹配巨量的交易處理能力。在2017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中,天貓商城的交易峰值為每秒25.6億筆。在技術層面,項目方需合理設計共識機制、數據結構,才能應對平台的應用和發展。
在這方面,比原鏈採用POW共識機制,其餘項目多為採取DPOS共識機制;FormulA允許一定程度的分鏈以提高交易的處理能力。目前比特股號稱已實現100000TPS。哈希未來結合機構託管、跨鍊等技術,交易處理能力不會成為其瓶頸。
正文
正文
3.7激勵模型
資產上鍊項目的用戶數量和資產流通量非常關鍵,為了獲得用戶並保障資產安全地流通,需要對相關的角色和行為進行激勵,包括:維護節點的礦工、提供公證的第三方、對鏈上資產信息進行維護的託管人、在早期加入網絡的用戶、社區生態的建設者等。
資產上鍊項目中的Token作為權益的證明,可以定義持有者的權利,如對上鍊資產的持有權、對項目收入的分紅權等,大部分項目通過收取交易手續費並採取不同分發策略來維持用戶粘性、激勵相關行為。如SharesChain中Token持有者將獲得查看上鍊公司報表的權利。而針對資產上鍊環節,哈希未來、比特股、FormulA、Latoken、SharesChain等均為提供審計的機構進行代幣鼓勵;此外Shares Chain更引入分紅、回購等機制穩定代幣價值,提供較為完善的激勵系統。大部分項目如比特股、FormulA、Latoken等均在發行的Token中預留部分用於獎勵對社區做出貢獻的用戶、技術開發者等。哈希未來通過加強對註冊、邀請等行為的鼓勵,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進駐。
4、總結分析
總體來看,資產上鍊的底層公鏈技術還處於積累階段,一些技術實現難度較大。各項目創新或改進的公鏈共識機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以及網絡性能可拓展性尚待市場檢驗,目前僅可以用於低頻交易等場景。各項目的解決方案均需要更加關注激勵機制以及用戶積累的問題。綜合來看,比原鍊和比特股成立時間較長,市值大幅領先其他項目。其中比原鏈代碼已開源且主網已經上線,基本符合開發進度,目前尚未開展資產上鍊及交易工作。比特股也已經進入比特股2.0時代。哈希未來以遊戲作為切入口,通過激勵機制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註冊用戶,同時部分實現了資產上鍊的交易功能。大部分項目的資產交易功能還處於測試或者概念驗證的階段,需要積累和沈淀。
資產在區塊鏈上流轉、用戶進行各種金融活動等方面,比特股、FormulA、Latoken、哈希未來等項目已有多種構想和嘗試。相信隨著國家監管的進一步明確、市場的逐步打開、技術的持續發展,將陸續有大型企業進駐資產上鍊類項目,充分激活資產活力,發展出層次更細緻、內容更豐富的金融產品。資產上鍊類項目值得進一步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