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
36氪指出指出
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數字貨幣和區塊鍊是最近1、2年炒作最火的技術之一,到處都是這些技術能改變一切的言論。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這些是騙人的、沒用的、危險的東西。沃頓商學院教授,《區塊鏈與新的信任結構》作者Kevin Werbach
指出
指出
,大家在討論這方面東西的時候,首先要意識到存在著三種現象,而這三種現象分別與三個T有關:加密數字貨幣與信任最小化(Trust-Minimizing)有關;區塊鏈與跟踪( Tracking)有關;加密資產與交易(Trading)有關。我們討論的是兩大創新和一個有希望的想法,但與技術革命還有距離。
這段時間你想听不到加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如何可以改變一切(或者至少創造大量財富)的聲明都很難。但是給這些東西貼上大規模詐騙、沒用以及危險標籤的聲音也一樣大。數量多到令人吃驚的一批受眾仍然不能理解發生了什麼。這種困惑的一大原因是我們討論的不是同樣的東西。
事實上大家贊成或者反對的區塊鏈現像不止一種。而是有三種。
這三個社區共享同一套設計原則和技術基礎——但其人員,目標以及前景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是不斷地接收有關哪一個是“真正”的運動的只言片語其實沒有多大幫助。所以,我在這裡想澄清一些東西。
還以一個是加密資產:其想法是虛擬貨幣可“金融化”為可交易資產。
一級標題
為了方便記憶,可以將其看作是3個“T”:信任最小化(Trust-minimizing)、跟踪(Tracking)以及交易(Trading)。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信任最小化”——加密數字貨幣
加密數字貨幣大概是你聽到得最多的,其中最早也最出名的是比特幣。理解比特幣最容易的方式不是苦思冥想挖礦或者數字貨幣的細節。相反,是要把焦點集中在信任的去中心化上。
很多活動需要信任。一張20美元的鈔票就只是一張綠紙而已,選舉中的選票就是無意義的儀式,讓我坐車的某個人就可能是個危險的陌生人。傳統上,信任意味著要依靠夥伴、機構或者中介。那些中心化的信任結構是很強大的,它們跟其他東西一道還為我們帶來了現代文明。但是信任有個缺點。信任意味著脆弱性。出於任何數量的原因,我們信任的人、政府以及公司可能確實不可信任的。比特幣展示了一個有價值東西——貨幣——可以在不信任任何人的情況下(尤其是在交易驗證中)予以信任。
不過這是要有代價的(代價總會有的)。對於比特幣來說,代價包括非常緩慢的網絡、功能有限、浪費大量電力並且讓一群礦工致富。也許那些人值得拿這麼多錢。也許通過新的區塊鍊或者區塊鏈增強等技術進步會推動成本的下降。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是的,流通的比特幣理論上價值超過了1000億美元,但這是加密資產的想法。除了用來致富、證明自己觀點或者規避執法以外,現在有人用比特幣做過任何其他事情嗎?如果你看看現存的將近2000種加密數字貨幣的話,就會發現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一級標題
對加密數字貨幣革命的一些賭注也許被以證明是下對了。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賭注,有著各種潛在好處,但仍然是一場賭博。真正的革命不經常發生是有原因的。而當它發生時,往往會造成嚴重的附帶傷害。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跟踪”——區塊鏈
區塊鏈現象跟加密數字貨幣有著一樣的發展根源——200年的比特幣白皮書及其前身——但是它尋求的東西很不一樣。區塊鏈不是想在沒有信任的基礎上去做,而是基於我們的信任太過有限這一前提出發。我們其實只信任自己,或者我們自己的組織。但沒有人或者公司是一座孤島。甚至就此而言,一座島嶼的政府也不是孤島,只要它需要通過水路進交易和互動。
如果加密數字貨幣是關於信任最小化的話,則區塊鏈就是與擴大信任有關。
一級標題
就像加密數字貨幣一樣,這個故事有些地方的走勢仍然值得懷疑。不過,因為區塊鏈理論並不假設會發生任何激進的市場或商業模式改變,所以這只是一個程度問題。加密數字貨幣倡導者挑剔說任何這些東西都不需要區塊鏈。好吧,但是創建數字貨幣也不一定就要用區塊鏈啊。只有在你想增加銀行無法接入、政府無法屏蔽交易,沒人可以影響貨幣供應的條件時,比特幣才有了目的。類似地,區塊鏈理論面向的也是特定一類場景。傳統數據庫解決方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牽涉其中的人和公司在實踐上並不能達成一致,而不是因為在理論上的失敗。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交易”——加密資產
加密資產將加密數字貨幣令牌變成交易工具,然後通過它們產生的線程又演變成更加複雜的金融工具。其潛在規模非常龐大,就算是萬億美元級的市場也不算罕見。這一塊跟第一個背道而馳的地方在於它不是把加密數字貨幣視為促進無需中心化信任的活動的手段,而是一種新型的投資資產類別。因為加密資產天生就是數字化的,所以理論上交易可以比現有的工具更高效。加密資產天生就是靈活的、全球化的。幾乎所有主流華爾街玩家都渴望參與進來,提供資金的機構投資者也是。將其排除在外的監管方面的擔憂也在逐步得到解決。
順便說一句,有許可區塊鏈還支持令牌化資產,包括最終的主權貨幣。不同在於其目標是有效跟踪而不是有利可圖的交易。
一級標題
如果加密資產市場形成的話,通過利用華爾街多年發展出來的金融工程和分析工具,將日用品和房地產之類的實體,知識產權之類的數字化事物以及其他類型的權利“令牌化”就會有各種可能性。必要的基礎已經建立起來了。
一級標題
不要跨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