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作者
作者
鯨準研究院:陳泓伊王帆
哈希研究院:Alfred LJ
支持媒體(排名不分先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1.1分片解決區塊鏈的擴容問題
1.2分片的原理
目前區塊鏈的擴容方案主要分為三個不同的Layer。分片和DAG (有向無環圖)同屬對區塊鏈本身架構進行改變的Layer 1。分片目前被關注的熱度很高,主打分片技術的公鏈被投資機構熱捧, 分片也和Layer 2的側鏈、子鏈、狀態通道等方向一起被列入以太坊官方的擴容方案。
圖中,我們把以太坊的網絡分為兩部分,左邊一部分L1為現有的以太坊主鏈,右邊一部分L2為各個分片,他們各自是一個獨立的賬戶空間。每個分片有專門的節點來維護,就相當於一個個獨立的區塊鏈,每個分片將自己的記錄匯總發給主鏈。主鏈收集各個分片的摘要,然後生成主鏈區塊(N+1)。但是主鏈收集的是摘要而不是具體的交易細節。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2 .區塊鏈與分片技術
2.1分片技術的層級
1.網絡分片
2.交易分片
利用隨機性,網絡可以用VRF方法隨機抽取節點形成分片,用以防止惡意節點佔據某個分片。分片內節點之間的共識可以通過pBFT等共識機制來實現。
2.交易分片
1)賬本分片:在一個基於UTXO的系統內,系統可以根據發送者的地址分配一個分片。這確保了兩筆雙花交易將在相同的分片中得到驗證,因此系統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雙花交易,而不需要進行任何跨片的通信。
2)跨賬本分片:在一個非UTXO的系統裡,為了防止雙花問題,在驗證過程中,分片間將不得不進行相互通信。事實上,由於雙花交易可能會在任何分片中出現,因此特定分片所接收到的交易將不得不與其它的所有分片進行通信。這種相互之間的高昂通信成本可能會破壞交易分片的最初目的。
3.狀態分片
這一技術的關鍵是將整個存儲區分開,讓不同的碎片存儲不同的部分;每個節點只負責託管自己的分片數據,而不是存儲完整的區塊鏈狀態。狀態分片一經提出,就伴隨著挑戰。
任何分片機制需要確保分片在抵禦攻擊和失敗時是具有彈性的;網絡必須接受新的節點並以隨機的方式將這些分配給不同的分片。然而,在狀態分片的情況下,重新分配節點是非常棘手的。在一次重新調整網絡的過程中,在同步完成前可能會出現導致使整個系統失效的問題。為了防止系統的中斷,我們必須對網絡進行逐步調整,以確保每個分片在所有節點被清空前仍有足夠多的舊節點。類似地,一旦一個新節點加入了一個分片中,系統就必須確保該節點有足夠的時間與分片狀態進行同步。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3.1分片項目一覽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4 .分片項目的投資邏輯
4.1 技術上實現的可能性
分片的技術難度非常之大,尤其是狀態分片尚未在計算機科學理論中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只有世界頂尖的技術團隊才有希望進行突破。
4.2 與其它擴容技術的結合
分片可以與DAG、狀態通道等互補,各自發揮優勢,實現系統整體擴容。
4.4 項目的創新性和嚴謹性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5 .分片技術的未來展望
5.1技術優勢
分片與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傳統共識機制有本質的區別。對於分片技術來說,在實現了多方共識的同時解決了節點增加導致網絡擁堵的問題。比如最近zillqa的一個測試實驗顯示,僅有3600個節點,6個分片的狀態下,就達到了兩千筆一秒的交易性能,如果把以太坊的現有礦工移植到Zilliqa來,那麼Zilliqa的性能可以達到以太坊的1000倍以上。看似只是從串聯到並聯的簡單跳躍,卻給了區塊鏈技術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優化空間。
5.2發展阻礙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參考閱讀:
參考閱讀:
參考閱讀:
參考閱讀:
20160527 Rootstock發布測試網絡比特幣迎來了智能合約
20170528 阿希(ASCH)系統,升級版的以太坊
1、本報告為Jingdata旗下專業的數據研究分析機構【鯨準研究院】原創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享有彙編權及註釋權;
3、禁止商用轉載,禁止二次編輯轉載。
Vitalik Buterin 《Sharding doc》
Vitalik Buterin 《Chain Interoperaability》
編輯: 陳文洋
【轉載須知】
1、本報告為Jingdata旗下專業的數據研究分析機構【鯨準研究院】原創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享有彙編權及註釋權;
2、轉載請留言後台,取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3、禁止商用轉載,禁止二次編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