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杉資本和幣安的糾紛走向了公開化。
據彭博社報導,由於認為幣安違反了投資排他協議,紅杉資本在香港起訴了幣安CEO趙長鵬。
這起訴訟源於去年8月,彼時趙長鵬和紅杉資本開始就幣安投資條款進行談判。
根據作者獲取的香港法庭文件顯示,紅杉當時對幣安的估值為約8000萬美元。如果雙方達成交易,紅杉資本將獲得幣安近11%的股份。
談判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但始終沒有談妥。與此同時,數字貨幣價格一路飆漲。至去年12月中旬,比特幣突破了2萬美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雙方談判宣告破裂。
去年12月14日,趙長鵬團隊告訴紅杉資本,幣安的現有股東認為紅杉的提議報價低估了該交易所的價值。
而IDG資本也在此時找到了趙長鵬,表示願意向幣安注入兩輪資金,對其估值分別高達4億美元和10億美元,這個估值遠高於此前紅杉對幣安的估值8000萬美元。
這恰恰是引發紅杉資本起訴幣安的緣由。根據香港法庭的文件顯示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紅杉資本:協議排他的有效期一直持續到2018年3月1日
法庭文件顯示,2017年8月25日,紅杉資本和幣安代表何一簽署了《A輪優先股出售條款》(“Sale of Series A Preferred Stock / BitDJ Limited / Summary of Terms”,以下簡稱《條款》)。
《條款》規定,在到期日之前,雙方將進行排他性合作,就A輪融資進行談判並簽署交易文件。未經持有人事先書面同意,支付方不得在到期日前進行預付,並宣布完成A輪融資。
《條款》顯示,“到期日”為協議生效日期起計六個月,即2018年3月1日。
圖片為法律文件截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幣安:與IDG談的是B輪融資
對於紅杉的起訴,幣安在法庭文件中給出了回复,首先幣安承認自己確實在12月14日接觸了IDG資本,但雙方所談的並不是A輪融資,而是B輪融資。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圖片為法律文件截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香港法院:需要進一步開聽證會,判斷趙長鵬是否存在過錯
針對於幣安是否違反投資排他協議,香港法庭文件中明確指出,這份《A輪優先股出售條款》在涉及“保密性”“排他性”等問題上確實存在法律約束力。
圖片為法律文件截圖
圖片為法律文件截圖
也就是說,幣安一旦在紅杉協議期限內引入其他投資機構,就是違反了協議。
如今,紅杉向香港高等法院成功申請了一項禁止條令,禁止趙長鵬與其他的投資者進行談判。 4月24日,法院也提出,十分有必要進一步聽證,以判斷趙長鵬是否存在過錯。
據作者查詢,幣安上一輪融資在去年9月。彼時,幣安獲得了泛城資本和黑洞資本的數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今年年初,幣安註冊用戶突破600萬,其中超過97%的用戶為國外用戶,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趙長鵬不久前也表示,幣安目前的保守估值約為30億美元,該公司在其誕生後的第二季度一共賺取了2億美元。
此外,趙長鵬今年在接受彭博的採訪時表示,幣安現在並不需要從外部融資,他只對與風險投資公司合作感興趣,前提是他們可以幫助交易所與監管機構合作確保運營許可證。
前幾日有媒體稱幣安正在謀求新一輪融資,融資資料顯示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金。但幣安隨後否認準備融資的消息。
截至發稿前,紅杉和幣安均未對此事進行公開回應,也未發表任何意見。
目前,香港法院還沒有對此糾紛作出最終判決,作者將持續關注事件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