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13 日,ETH 強勢突破4,700 美元,創下四年來的新高,而同一時期的SOL 卻顯得力不從心,始終徘徊在200 美元附近。 2024 年,Pump.fun 帶動了整條Solana 鏈的Meme 狂潮,年初川普更是在其上推出$TRUMP,SOL 的價格衝至300 美元附近,一度令「Solana 取代ETH」的呼聲沸沸揚揚。
然而,現實走勢卻給了市場一個冷靜的答案。儘管ETH 與SOL 同時推進國庫策略,試圖為生態積累“子彈”,但兩者表現卻明顯分化——SOL/ETH 匯率自年初的0.09 直落至0.042,弱勢格局貫穿全年。背後原因,或許不只是價格波動,更是敘事熱度、生態結構與資金預期差異的綜合體現。
財庫策略:領導人物與資金規模的雙重差距
6 月30 日,華爾街「逆勢多頭」Tom Lee 空降BitMine 董事長,當天ETH 仍在2,500 美元徘徊。短短一個半月後,ETH 直衝4,700 美元,漲幅高達88%。 Lee 長年出鏡CNBC、Bloomberg 等一線財經節目,早在2022 年美股大跌時,他就以精準的「抄底」言論逆轉市場悲觀情緒。如今,這位自備流量的市場意見領袖,成了ETH 財庫的最佳代言人。同時,「木頭姊姊」旗下的ARK Invest 也投資1.82 億美元買進BMNR 股票,給ETH 陣營的信心再添一把火。
此外,儘管ETH 和SOL 都擁有各自陣營的財庫策略公司,但規模卻相差甚遠。從持股規模來看,BTC 與ETH 的財庫策略公司霸占了前十名。 「ETH 微策略」龍頭BitMine Immersion(BMNR)近日計畫將融資規模提高200 億美元,以增持ETH。 ,目前還坐擁53 億美元的NAV(淨資產價值),僅次於MSTR。這種等級的資金體積,意味著它在市場震盪時有更充裕的「子彈」,也有更強的能力去塑造行情。而目前「SOL 微策略」龍頭的NAV 也只有3.65 億美元,排名第11,與BMNR 相差10 倍以上。缺乏像Tom Lee 這樣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公眾發言人,又沒有同等量級的資本火力,SOL 在這輪行情中自然顯得力不從心
不過近期Solona 方面的新動作正逐漸彌補這一缺陷。 8 月12 日,「SOL 微策略」Upexi 成立了全新的諮詢委員會,並任命Arthur Hayes 為首位成員。 Hayes 是BitMEX 的共同創辦人、永續合約的開創者,曾在德意志銀行與花旗集團擔任交易員,如今掌舵數位資產投資基金Maelstrom。他既有傳統金融背景,又深諳加密市場結構,能夠為機構融資與數位資產策略提供實戰級的指導。
Upexi 的策略目標很明確:利用Solona 的可擴展性和高效性進一步擴大其在SOL 的佈局。根據公開文件,公司目前持有超過180 萬枚SOL(市值約3.65 億美元),並將部分持倉質押獲取7%–9% 收益,既保障長期持有,又創造穩定現金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會以折扣價收購鎖定的SOL,進而為股東帶來收益。 Upexi 未來將招募更多成員加入顧問委員,為公司提供加密貨幣和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
同時,其他上市公司也在增加SOL 持倉,例如DFDV 進一步擴大其SOL 持倉,目前總持倉超過100 萬枚;BTCM 披露新購約27,190 枚SOL,併計劃將部分加密資產轉換為Solana。這種機構化需求可望減少二級市場流通籌碼,進而在供需層級形成支持。
ETH ETF 領先,SOL ETF 等待破局
ETH 現貨ETF 的管理規模已突破220 億美元,不僅驗證了機構對ETH 的高度認可,也迅速奠定了其在流動性與市場深度上的絕對優勢。在機構資金的持續流入之下,BlackRock 也在上個月遞交了ETH ETF 質押申請,一旦獲批,將為持有者帶來穩定的質押收益,並吸引更多長期資本進場。
相較之下,儘管REX-Osprey 在7 月推出了具有質押機制的Solana ETF(SSK),但市場熱度一直不高,多數交易日淨流入為零,上市以來累計流入僅約1.5 億美元,並非SEC 註冊的標準現貨ETF,而是透過其他載體間接持有SOL。這種結構融合了質押機制與離岸ETF 配置,增加了理解與營運的複雜度,讓部分機構保持觀望;發行方REX 在品牌與通路上的影響力也遠不及BlackRock、Fidelity 等華爾街巨頭,且缺乏重量級機構的背書。
目前市場的焦點正在轉向VanEck、Grayscale 等預計在10 月獲批的SOL 現貨ETF 申請。一旦監管放行,再疊加國庫策略的資金推動,如果機構投資者開始尋求從BTC、ETH 向其他優質資產分散配置,SOL ETF 或將帶來Solona 生態新的增長點。
應用敘事的分岔路
從應用敘事的角度來看,目前的ETH 與Solana 正走在兩條截然不同的賽道上。
以太坊正在穩步建立一個合規、可持續的鏈上金融基礎設施。穩定幣的爆發,被Tom Lee 形容為加密產業的“ChatGPT 時刻”。目前,全球穩定幣市值突破2,500 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發行量和約30% 的Gas 費用發生在以太坊網絡,這不僅進一步鞏固了ETH 在支付與清算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也為質押、DeFi 收益和鏈上基礎設施等業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此外Robinhood 在以太坊Layer 2 上發行股票代幣,Coinbase 大力發展Base 鏈生態等,都為ETH 帶來了更多的應用場景。目前,以太坊幾乎成為唯一能同時滿足監管適配性、生態成熟度和規模經濟的主鏈。一旦ETH 在穩定幣支付和RWA 清算中佔據關鍵節點,其戰略地位將如同「結構性認購權」般被金融機構優先鎖定。
而Solana 這邊,主線敘事更集中在meme 幣和Launchpad 大戰等「老生常談」的高波動性賽道,儘管今年多次嘗試切入RWA 領域,以「Internet Capital Market」為口號,扶持了$IBRL 和Believe 生態等一系列代幣,但都以失敗告終。不過近日局面迎來轉機。 8 月8 日,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國際(CMB International)攜手新加坡DigiFT 與Solana 公鏈服務商OnChain,將一支在香港與新加坡互認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上鍊發行CMBMINT,為跨境RWA 合規合作樹立了標竿。當日SOL 價格突破200 美元,市場隨即將其視為潛在的新敘事起點,寄望這一新應用場景能為Solana 打開更廣泛的機構資金通道。
總結
目前,雖然Solana 在市場熱度、匯率表現等關鍵指標上依舊落後於ETH,但它的底層競爭力和潛在空間並未被削弱。作為「美國鏈」,它天然具備更高的監管適配度和資本認可。當下,ETH 依靠財庫策略、 ETF 熱潮、RWA 與穩定幣應用率先獲得機構青睞,但這也為SOL 留出了「補漲」與敘事切換的機會。
從結構上看,現貨ETF 獲批的預期將為SOL 打開新的機構資金入口,一旦VanEck、Grayscale 等巨頭產品獲批,市場流動性和交易深度都可能迎來躍升。而RWA 的跨國落地案例,也證明了Solana 在高性能公鏈上的應用能力並非只有meme 與Launchpad,未來在DeFi、支付、資產代幣化等領域的滲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眼下的回調,更像是蓄力,而非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