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作者:Chuan Lin
導言
原文作者:Chuan Lin
一級標題
導言
原文作者:Chuan Lin
一級標題
原文作者:Chuan Lin
一級標題
當你又一次聽說某Web3域名被賣出天價的時候,當你又一次看到身邊一位Web3朋友改用域名作為其用戶名的時候,當你開始在註冊欄中物色自己感興趣的域名的時候,你是否有深思,這些域名究竟有麼用?不同項目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又是什麼?域名賽道又有哪些發展的想像空間?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請不要錯過本文!
一級標題
本文的結構與核心觀點如下,對Web3域名已有了解的讀者可以直接跳至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進行閱讀:
一級標題
第三章,Web3域名賽道的分類梳理:單鏈域名(包括公鏈域名,多域名註冊商,社交域名)、多鏈域名(包括三種不同的實現路徑)、DNS替代域名
第四章,筆者對Web3域名的一些觀察思考,包括:Web3域名的用戶需求強度,Web3域名交易的分析,Web3域名的競爭格局展望,Web3域名項目的潛在後綴衝突問題
#第一章:什麼是Web3域名?
Web2域名與Web3域名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第二章:Web3域名的具體應用場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1 域名+ DApp:賬戶名的統一,數據的互通
而在Web3中,由於錢包地址登錄、以及域名的鏈上解析,DApp很容易就能夠支持用戶用某個域名作為其賬戶名。並且由於域名的唯一性,隨著域名對多鏈的支持發展成熟,你可以確保Opensea(ETH)和Magic Eden(Solana)上使用同一域名的是同一個人。即使是Twitter等Web2應用,也能夠通過一些插件等方式,對那些使用自己擁有的NFT域名作為自己用戶名的人做出認證,甚至不排除Twitter等平台巨頭未來自己就會支持類似功能。
賬戶名的統一背後,也是身份數據的互通。由於域名的解析信息中擁有來自於其它鍊和Web2的信息,使得應用方可以通過域名,獲取僅僅通過鏈上錢包地址所獲取不到的用戶信息。這不僅直接導入了用戶數據,從信息層面降低了用戶上手新應用的成本(想想Web2應用的各種信息填寫),也使得應用方可以對用戶進行針對性的推薦;應用方頒發的各種憑證、徽章,也可以被域名所解析綁定,增加其鏈上的互通性和用戶對其的認可度。
雖然這種身份數據的跨鏈、跨Web2互通未必一定要通過域名實現,但域名確實是一個面向用戶的自然而優秀的載體,是這個細分價值點的有力競爭者與合作對象。
二級標題
錢包和域名最常見的合作,是支持在轉賬的時候用域名搜索,而免去了用戶對轉賬地址的記憶,例如Metamask這一頭部錢包產品就已經實現了ENS域名的搜索支持。
不需要展示長串地址,不需要微信收款碼,只需要記住一個簡單的域名,即可支持筆者
錢包和域名,還有更深層的合作空間,但這些合作本身可能涉及到錢包的戰略發展問題,因此可能未必推進的快。
二級標題
還是以Metamask為例,用戶的每一個Metamask賬號,都可以建立不同的子賬戶;而不同子賬戶在不同的鏈上,有不一樣的地址。這個子賬戶管理就在瀏覽器插件的右上角上,如下圖鎖所示:
二級標題
2.3 域名+ Web2:網頁地址的互通
圖片描述
Vitalik的ENS Profile
圖片描述
雖然“vitalik.eth”不能夠直接被輸入瀏覽器中被解析,但如“vitalik.eth.xyz”“vitalik.eth.link”就可以。讀者不妨也試一試,比如往瀏覽器中輸入“vitalik.eth.xyz”,就可以看到Vitalik默認生成的ENS Profile;輸入“vitalik.eth.link”,就可以看到Vitalik的個人主頁: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Vitalik的ENS Profile
構建在eth.link上的Vitalik個人主頁
具體使用什麼頂級域名,每個頂級域後綴代表的含義有何不同,甚至項目方是否能夠取得對應域名的控制權,這些尚無慣例。以ENS為例,之前.eth.link由聯合創始人Virgil Griffith註冊,但由於Virgil的入獄,該域名到期後被拍賣給了Manifold Finance。 ENS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能取回對這個域名的控制權,目前這個案件依然在審理中。
這種和網頁地址的直接聯通,雖然其具體實現依然依託於Web2域名的體系,需要項目方能夠取得自己感興趣的二級域名的控制權,但這比起其他的一些方案(比如IPFS靜態解析+ Web3瀏覽器打開)而言,更能為大眾所接受。這種和Web2網站天然的互通性,也是Web3域名天然自帶的、相對於其他類似的身份管理載體所獨有的特性。
二級標題
Web3域名應用的本體,現在多數時候只是承擔著註冊域名、綁定主要鏈上地址的功能,存在感並不高。但隨著和應用方、和錢包、和Web2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和錢包支持域名之後,域名應用本體也會承載更多的身份管理功能。具體舉例如下:設置各個鏈、各個Web2平台對應的解析目標,設置個人主頁的地址、格式及展示信息,設置一些隱私內容/需要特定權限才能訪問的內容等。
比如.eth.xyz這個二級域名後綴就承載了ENS個人主頁的功能,你只要知道任意一個ENS域名,就可以在其後面加上.xyz後輸入瀏覽器,就可以看到域名擁有者對應地址的一些展示信息。目前雖然這個展示的體驗還很初級,但長遠來看確實是成立的。個人主頁這個事情,除了由域名項目方自己運營之外,也可以與link3等希望做類似事情的項目合作進行。
如果進一步發揮想像力,域名項目也可以自己做社交,或者社交也可以項目通過發行域名作為其運營的核心之一。 Linkkey發行的SNS域名是當前這類項目中比較落地的一個。
一級標題
若讀者對去中心化身份賽道感興趣,可以參考筆者之前對DID的研究長文:
2.5 本章總結
一級標題
以上,就是筆者對當下Web3域名比較切實際的應用場景的整合。而不同的域名項目,在發展上有不同的側重。
在第三章,本文將對Web3域名賽道的主要項目做一個分類梳理,以便讀者了解這些項目之間的區別聯繫,以及域名項目的具體數據和實現上的一些細節。
#第三章:域名項目分類梳理
當前的域名項目繁多,可能有將近四五十個,但如果從技術實現和應用場景劃分,其實並不算太複雜—— 你可以把ENS看作是域名領域的“先驅”和“大哥”,而大多數域名項目都是ENS在不同公鏈上的複刻,即使不是直接復刻,其在鏈上的具體實現也高度參考了ENS。
3.1 單鏈域名
圖片描述
ENS是Web3域名領域最頭部的項目,它由谷歌前軟件工程師Nick Johnson 於2016 年創立。最初ENS 是ETH 基金會授權的一個副業項目,後經過ETH 基金會扶持成立了ENS 團隊。 ENS沒有從外部拿過任何融資,僅接受過以太坊基金會等機構的捐贈。
圖片描述
ENS目前並沒有直接擴展到其它公鏈的計劃,項目方近期的動作主要體現在Web2網頁的連通性方面,比如前文提到的二級域名網頁及其對應的應用。另外ENS也在和Spruce ID推進Sign-in with Ethereum(EIP -4361)這一新型登錄方式,希望通過它來實現身份數據的聯通,這非常值得關注和期待。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這類項目往往會同時售賣多個後綴的Web3域名,且這些域名後綴往往是和Web3高度相關的。它們中的代表是Unstoppable Domains。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Unstoppble Domains的註冊流程,並未像ENS等項目一樣完全上鍊,而是一個中心化註冊管理+ 鏈上NFT mint的模式:用戶在註冊的時候可以用Google登錄+ 信用卡支付,然後再去Polygon上mint NFT(.zil域名除外,去Zilliqa上mint)。
圖片描述
Unstoppable Domains註冊時可以信用卡支付
圖片描述
在項目發展上,Unstoppable Domains也將主打“Web3名字”這一概念,不過其實際產品設計、宣傳側重更考慮Web2用戶的體驗,以及其域名和Web2網站的互通性。在Web3的聯通性上,除了之前提到的賬戶名合作以外,Unstoppable Domains也推出了“Login with Unstoppable”,這是一個在你點擊“Connect Wallet”以後與“Metamsk”等錢包登錄方式平行的按鈕,用戶可以在yearn.finance等合作項目中使用這種方式登錄。不過目前這種登錄並不能繞過錢包,反而需要多一個填寫域名的流程,當前使用體驗並不佳。
二級標題
3.2.1 .bit
Unstoppable Domains在華人圈中可能知名度不算特別高,但其在海外的知名度,在海外的營銷力度都非常大。目前Unstoppable Domains註冊的域名數加起來已經超過270萬,也有500多個應用整合了Unstoppable Domains。
3.1.3 社交類域名應用:以Linkkey為代表
二級標題
這類項目在域名技術上可能沒有特別的創新,但其更側重於將域名與社交應用結合。
Linkkey的SNS是其中的代表,其希望以域名作為載體,做Web3領域的“價值社交”。根據“一個人最多只能同時保持和150個人的深度社交鏈接”的理論,每個SNS用戶都可以發行象徵著自己社交價值的NFT,通過市場的價格來決定用戶的社交價值。 Linkkey的代幣模型設計也有一定新意,其域名註冊功能和部分產品功能已經上線,完整的產品將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陸續上線可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其官網做一些體驗和深入了解。
3.2.2 NNS
二級標題
3.2 多鏈域名
NNS、.bit、Space ID,是這一類的主要三個項目。它們在項目的宣傳和發展上,都非常強調“Web3身份名片”“Web3身份管理”這一性質,並且都寫出了明確的多鏈支持計劃。
3.2.3 Space ID
但在如何具體實現“多鏈支持”這一問題上,三個域名的方案各有特色。下面筆者重點就它們的多鏈實現方案做簡單介紹。
.bit的項目方已經推出了以.bit為後綴的域名系統。項目方認為.eth、.bnb、.sol等公鏈後綴域名發展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上限問題(特別是新公鏈域名),因為其它主流L1公鏈上的核心項目,可能是難以接受和另一條公鏈後綴的域名開展合作的。 .bit正是一個沒有公鏈標籤的域名後綴,在進行多公鏈合作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加天然的優勢。
.bit是基於Nervous CKB公鏈實現的,這條公鏈並不能算是一條大眾認知中的主流公鏈,但它有著獨特的性質—— 它是專門為了實現不同公鏈資產的統一管理而打造的。
如果把ETH公鏈、BTC公鏈分別比作美國和英國,ETH地址、BTC地址分別比作美國和英國的身份證,當前的現狀是,居民必須擁有美國身份證(BTC地址)才能在美國( BTC)持有和管理資產,在英國(ETH)也是如此。兩國不承認對方的國民身份證(地址)。
而Nervous公鏈可以視為一個中立開放的第三國,它支持其它國家的公民通過其他國家的身份證持有資產,如一個BTC 用戶在BTC 錢包中發送Nervos CKB 上發行的資產,就可以被視為持美國身份證的美國居民在中立國出售TA的房屋,並且這個過程得到了中立國的官方認可(由Nervos CKB 節點驗證)。
理論上來說,域名跨鏈感覺並不復雜,只要能夠通過跨鏈節點,實現所有鏈上的域名解析信息統一即可。但實際上,當同時涉及到多條公鏈的時候,保持域名註冊表信息的同步和實時一致,在當前Web3的基礎設施下還面臨著較多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多數域名項目當前只支持一條公鏈的原因。 NNS如何具體實現這種跨鏈,其穩定性、去中心化程度如何,值得關注。
3.3 DNS域名替代:Handshake、Namecoin
這個願景值得關注和期待,但目前Space ID已經上線的部分還和這個願景有一定的差距,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迭代。
一級標題
3.3 DNS域名替代:Handshake、Namecoin
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由於它們的理念、發展方向和多數Web3域名差異很大,並且近期並沒有引起過多的市場關注,因此本文就不重點介紹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做深入了解。
一級標題
#第四章:Web3域名關鍵問題的思考
4.1 Web3域名的用戶需求分析:當前非剛需;交易主要集中於短數字域名
二級標題
雖然之前筆者詳細介紹域名當下的應用場景和用途,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域名並非當下Web3用戶的剛需。
筆者曾通過鏈上數據對ENS用戶的續費/留存情況做過一個統計,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結論:21年8月20日及以前的活躍域名,在22年8月20日,有52%的域名失效了。這意味著在這一年中,這52%的域名出現了到期(可能是更多年前就註冊的),並且原來的用戶沒有續費、也沒有新用戶註冊及時同樣的域名。取其它21年的時間段進行觀察,這個失效率基本在45-55%之間。
二級標題
考慮到ENS最短註冊時間為一年,這個口徑雖然只能展現於去年11月之前註冊的ENS老用戶的情況,但也能說明不少問題。相比於許多Web3領域轉瞬即逝的“風口型”應用項目,這個留存狀況可以說相當不錯了,也能側面反映域名作為Web3基礎設施、隨Web3生態發展長期成長的性質;但從其絕對數字來看,這個比例仍然不算高,說明Web3域名仍然不能算是用戶的剛性需求。
域名項目的長期發展,筆者認為主要取決於Web3應用生態的發展,特別是Web3社交類項目的發展。因為僅僅靠域名項目本身在應用、錢包的賬戶名推廣,是難以給整個領域帶來根本性的大規模增量的;唯有應用類項目的蓬勃發展,才能凸顯出域名所關聯的賬戶名系統、身份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彰顯域名本身的價值。不過在此之前,域名項目必須做好足夠的準備,以免等真正應用浪潮來襲時發現自己的身份管理、跨鏈方案、Web2網址聯通等核心功能依然不夠成熟。另外,域名項目自己下場做社交類應用,或者做類似錢包的登錄體系,也是一條有可能性的發展道路。
4.2 Web3域名交易分析:當前集中於短數字域名
ENS是交易最活躍、數據完全公開的域名項目,因此它的交易情況具備很強的代表性。
從各個新域名項目的發展來看,短數字域名類似982.eth, 2089.eth, 12346.eth等,究竟有什麼價值,值得大家如此集中的關注與交易?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二級標題
1. 短數字域名由於其可讀性、可記憶性,具備較強的潛在品牌價值。比如提到58、360、4399、12306這些數字,有使用過相關產品的讀者第一聯想到的是不是對應的企業名稱?在Web2領域,用短數字來作為一個企業/業務/產品的品牌名稱,是已經被驗證的一個商業邏輯,在Web3中可能依然也成立。
在Web2領域中,有大量短域名被賣出天價的案例,那當Web3未來走向大眾的時候,頭部域名項目短域名是否也可以被賣出天價呢?這確實非常有想像空間。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每當有新的域名項目出現的時候,總會有一定投機心理的用戶會搶先註冊大量的三位、四位數字域名,而項目方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有的項目方會在註冊的時候明確提高短域名的註冊費,而有的項目方會預留短域名、將其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進行營銷。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投機現象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使得發行域名對項目方算是個“無本生意”:只需要fork ENS的合約,做一個官網寫文檔畫餅,然後就可以期待投機心態的用戶來搶注各種“高價值”域名,收取不菲的註冊費(比如若參考ENS,三位域名640美元/年,四位域名160美元/年)。至於之後項目畫的餅能否兌現,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因此用戶在選擇域名項目的時候,也要進行更多細緻的考察,更多的關注其應用場景的實際推進情況,包括:支持該域名的應用項目的數量和質量、項目方描繪的願景(比如社交展現、多鏈互通、Web2網頁支持等)的兌現進度及其可能性。
4.3 域名項目競爭格局展望:馬太效應明顯
二級標題
有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是,頭部域名在價格的超然地位,會使得其它的域名項目完全失去生存空間麼?在Web2中,除了.com,還有.net、.org等諸多其它常見頂級域名一樣,但Web2域名主要是to B的,商業和品牌的價值優先級較高。如果域名的名字本身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和品牌價值,那麼相比於一個優秀、可讀的前綴,後綴的優先級也許就會靠後。比如如果你的公司叫Silver Stars,你是願意註冊一個silverstars123.com、還是註冊一個silverstars.xyz,來作為你的網站主頁地址?
不過,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兩個項目可能並不在同一個公鏈上,開展業務的“先/後”判斷也未必明晰,項目的業務側重點也可能不同,啟動時吸引的用戶也不一樣。因此在初期,這種衝突帶來的後果並不明顯,兩個項目可以同時得到發展。那對於應用項目方而言,又應該如何解決相關的合作支持問題呢?
二級標題
但在Web3領域,域名的應用場景當前主要是to C的。假設你的英文名是Charles,並且你和你的朋友都習慣看見Charles作為你的賬戶名,但charles.eth在ENS上已經被註冊了,如果各個域名都有相似的應用場景和體驗,你是會更願意註冊一個諸如charles2874.eth的名字,還是註冊一個諸如charles.gate之類的名字呢?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可能取決於未來頭部域名的發展情況和用戶心智對其的具體定位。不過,若“各個域名都有相似的應用場景和體驗”這個假設並不成立,頭部域名的應用支持遠超過腰部、尾部的項目,那麼顯然用戶就會進一步向頭部域名聚攏。
二級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