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威廉閒談(ID:William1913),作者:陳威廉,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我覺得這個觀點是很棒的,相信很多人也感受到了,為什麼你這麼努力,還過的那麼辛苦呢?或許就是你一路走來,都太穩了,沒什麼風險。而你的“日子好的”那些對比對象,可能都是腥風血雨刀山火海闖過來的,只是你看不到他們的過去,而只看到他們的現在。我以前聊過一個觀點,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很想去做操作炒短線,因為很多人骨子裡都覺得應該“勤勞致富”。大概邏輯就是“我每天炒幾個小時,看盤幾個小時,研究幾個小時,就應該賺的多呀”,而不是“我買了,就躺著,就能發財”。雖然大家口口聲聲都說“我就想躺著發財”,但是說實話,大部分人根本就躺不住。所以我們經常說“投資是很反人性的”,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大部分時候,你的努力有用,但是並沒有太大用處。絕大部分人的投資成功,如果他歸因於他個人的努力,那麼他肯定是在扯淡。很多運氣好的人總喜歡在以後吹噓的時候吹噓自己的努力、認知和智慧,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所有其實為什麼感覺很多人在幣圈賺錢比其他市場更容易?因為這裡你天然擔著很多的風險,你玩的交易所都可能直接消失,你在智能合約裡的幣也可能被黑客攻擊盜走,你放在錢包裡的幣也可能被釣魚釣走,甚至你可能買完幣就被叫去喝茶了...我以前在學投資學的時候,有個專業名詞我就很喜歡,叫“風險補償”。當然,它的專業解釋和大家理解的字面意思不太一樣,但是我喜歡它的是字面意思,就是你冒了風險之後,市場給你的補償。任何投資,很多人都知道要看“賠率”,也就是如果輸了,會輸多少?如果贏了,會贏多少?贏的概率又是多少?整體下來的一個值,就是我們說的這筆投資的“賠率如何”。在投資圈大家都要適應一件事兒,就是“勝率”遠沒有“賠率”重要。你可能一直贏,但是一把輸了就輸光,這就是重勝率不重賠率。很多人看似勝率並不高,投很多項目都虧了,或者做很多交易都在不斷止損,但是只要一個項目成了,或者一筆交易成了,就能收穫很多,這就是做高賠率低勝率投資。賠率的背後,最重要的就是風險的把控。很多人做一個投資,往往就是預估錯了可能的風險,導致了這筆投資最終失敗。認準了賠率,算準能承受的最大風險,才能清楚地知道在做什麼樣的投資,有的放矢。(不過牛市好像的確適合閉著眼衝... 開心就好開心就好)最近很多人都在踏空defi的痛苦裡不可自拔,其實吧我覺得沒啥必要。很多人說XX幣跑贏比特幣了,這很正常的,風險大回報大本來就是常理,很多新幣的賠率是高於比特幣的,當然風險也是遠高於比特幣的,自己權衡就是了。你應該說不出哪個幣的風險比比特幣小吧?所以在風險普遍大的情況下,出現那麼一些賠率高的幣,太正常了,焦慮啥呢。在這個市場,你一定是不斷踏空的,或者說在整個投資世界裡,你一定是不斷踏空的,因為你不可能有傳說中的“無限子彈”,你也不會有無限的精力。很多人能賺的錢,或者說能控制認知和風險的,就那麼兩三個標的。有句話說的很好:“不敢下重註的看好沒有任何意義”。很多人動輒喜歡說“我當時就很看好xxx,可惜沒上車”之類的話,其實沒啥意義,因為如果你真的看好,你應該在你看好的時候就會非常迫不及待地上車了。這才是真的看好。就像當年我看透了比特幣的本質之後,困擾我的不是比特幣價格,而只有我的幣數量太少了。就是如果你真的看好一個投資品,但是你卻沒有衝動滿倉它,那麼你一定是不夠看好,或者你對自己不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