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威廉閒談(ID:William1913),作者:陳威廉,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一路垂直起飛的比特幣最近不飛了,在三萬多美金待了十來天,很多人就開始非常焦慮了...“心懷百年大夢,眼看分鐘k線”,是我對他們的評價。不過我說實話,放半年前甚至三個月前,我真沒想到有一天“比特幣跌破32000”之後,我的微博評論區能絕望成這樣:

“灰度一直買餅,一買就是幾千個上萬個,幣價為什麼還在陰跌?”這一周他們已經加了三萬多個餅子了,價值10億美元左右。原因很簡單,這其實也證明了一事兒:幣價上漲壓根不是他們推動的。我之前說過一句話叫“是比特幣成就了灰度,而不是灰度成就了比特幣”,為什麼我們2020年開始如此神話灰度呢?不止是我們看好灰度,而是我們看好灰度所代表的這樣一類“以買入現貨並且做長期持有規劃為主的比特幣新玩家們”。灰度只是其中明牌的一方而已,其他的,我們“暫時”看不見。而幣價上漲,是由包括灰度在內的這樣的機構持續地買入並持有,帶動了華爾街其他機構以及散戶一起買入而齊心協力推動上去的。

說得這麼玄乎,其實就是大趨勢使然,畢竟我們現在還在減半行情內呢。比特幣作為一種新型資產,共識肯定是越來越高的,共識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灰度,機構們,microstrategy,等等等等吧,其實都是凝聚共識的一個助推力量。他們買幣和明牌,都是推動比特幣共識形成過程的巨大推動力。

而這些,從整個大趨勢來看,都是十分有價值的,你只要把時間線拉長了看:

很多人嘲諷說“機構和華爾街是不可能來接盤的”,他們說的對呀。真正推動比特幣的,不是機構,不是華爾街,而是每一個參與者。所謂“機構牛”的背後,也是每一個參與者在推動的。沒有所謂接盤,就像你現在會說誰接盤了蘋果,接盤了亞馬遜,接盤了茅台嗎?你不會用到“接盤”這個詞的。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一年從最低到最高漲了十幾倍,難道還不給喘口氣的時間嗎?

都是成年人了,誰能一直那啥,沒有賢者時間的呢?您說是吧。這顯然不是的,不過現在有溢價說啥也沒用,等沒溢價了再說吧,交給時間。



好了,就說到這,如果你們仍然覺得還比特幣不行的話,那就賣吧,灰度至少能接你的盤,還會跟你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