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區塊鏈的故事可以講多久?老牌山寨沒活滿兩年,新寵DeFi 涼透一個月。而有的故事可以慢慢講,甚至講了三五年,才講到開頭——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IPFS”Filecoin 官方宣布主網將在區塊高度達到148888 時正式啟動,如果按照目前速度每30.34 秒一個區塊的話,Filecoin 的主網預計將會在15 日晚或16 日凌晨啟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廉頗飯否與美人遲暮,IPFS 戰車的最大敵人
Fillecoin、ETH、Zcash,曾被人看作是三架馬車,分別代表了分佈式存儲、智能合約、匿名化三個區塊鏈的核心要素。時過很多年,以太坊成了神話,Zcash 成了空話,智能合約的戰車滾滾向前,匿名幣的道路崎嶇坎坷。
而分佈式存儲這架戰車上,不穩定因素太多。
礦機,期貨,遙遙無期的主網,和永遠爭吵不休的社區,像極了三流電視劇裡的惡俗橋段,偏偏幣圈人在這齣好戲裡,不需要休息般的上台唱戲。
曾在一次酒局上,有前輩與我探討IPFS 的營銷邏輯,我藉著三分醉意說了段話,至今仍然被圈子裡拿來做笑話:
“IPFS 的營銷邏輯,就是不斷讓各種創業者誤以為IPFS 即將上線,為了蹭熱點而去跟風做項目,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到跟風的項目,眼看IPFS 要上線了,大傢伙兒一分錢高高興興,偏偏臨了告訴你,嘿,IPFS 不上線了,跟風項目傻了眼,投資者反而記住了,IPFS 自個兒不營銷,替它營銷的都是誰,是STORJ,是SC ,是BTT,是Yotta,最後贏家只有IPFS。”
玩笑話是這麼說,但贏家不是IPFS,是他的對手。
時間是IPFS 最大的敵人。
這是一個早在2014 年提出的概念,2014 年對於幣圈是一個太久遠的年份,三位數的比特幣,還未出現的以太坊,萊特幣還是“萊特銀”,BTS 才是那個時代最火熱的故事。
6 年時間,讓以太坊從無到有,披荊斬棘;讓萊特銀成了萊特鐵;讓BTS 從最好的故事,變成了最臭名遠揚的笑話。
沒有人可以在2014 年,猜到比特幣會突破兩萬。
就像沒有人可以在2014 年,想到上海的房價還能再翻兩番。
這時間太長,長到了IPFS 就像一個永遠在眼前,但永遠摸不著的氣泡,而在它做氣泡的那些年裡,並不是沒有別的項目出現。
SC、STORJ、BTT、甚至於扒了個底朝天的Yotta,都敢向IPFS 這個曾經的王者叫板。
雖然至今,他們依然被冠著“山寨分佈式存儲”的名頭,那隻是因為IPFS 的期望值太高,高的讓所有共同領域的項目都難望項背。
在狼群裡,頭狼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當頭狼老去,牙齒退化,尖爪不再鋒利,他的同夥,會成為最兇惡的敵人。
只等你老去,一撲而上,吞噬殆盡。
每一個分佈式存儲的項目,都像極了那隻紅了眼的孤狼,巴望著IPFS。
等著飯,也等著王位。
而這個屬於IPFS 的王座,真的如你想像中堅不可摧?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麼不如看看“百萬級TPS”、“區塊鏈3.0”、“三浪打完500 刀”、“一輩子有1000 個就夠了”的EOS。
從山底爬到山頂,IPFS 用了六年,但也許只要一個月,它就會被打回曾經所在的底部。
因為時間太長了。
曾經它引領時代的概念可能已經不再先進。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分佈式存儲很香,但誰能趕上夜宴
分佈式存儲是一席好宴,IPFS 是開席者,但誰能吃上肉,取決於流量。
流量是社會的聚焦與眼球的博弈,擁抱流量,是區塊鍊為數眾多的規則中,最不容觸犯的一條,沒有人會與流量對對抗,這是一件神器,擁有者將走上攫取財富的道路,而忤逆者,將進入時代的陰暗角落,不值一提,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再到DeFi,從流量到財富的道路,鋪展的更平闊,更順暢。
而IPFD,就是那個擁抱流量這件神器的後來者。
分佈式存儲,不能,也不會是一個曲高和寡的產物,因為它的本質,是讓硬盤上有空閒的存儲空間的人,或者有空餘帶寬的人,把這部分存儲空間與帶寬拿出來,作為交換,從而獲得收益。
交易雙方,一方拿錢買空間和帶寬,一方拿閒置的資源換錢,這是一個很完美的商業邏輯,也相應的,需要更多人支持。
Filecoin 就乾了這個事兒,它打造了一個拍賣行,誰出家高就先幫誰存,形成了一個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讓所有人把存儲空間,和帶寬都拿出來,在IPFS 的主網上進行交易。
但問題是,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在IPFS 上買空間。
為什麼不能購買STORJ 鏈上的空間?
為什麼不能購買SC 鏈上的空間?
就像優衣庫的衣服很便宜,也很實用,但就有人喜歡買韓都衣舍,更有大把的人喜歡去D&G; 做冤大頭。
把100 家衣服店,把優衣庫、韓都衣舍、D&G; 都整合起來,在同一個平台上,讓你來交易,這是淘寶。
把100 個分佈式存儲項目,把IPFS 的空間,STORJ 的空間,SC 的空間,都整合起來,在同一個智能合約裡,根據你的需求,讓你來交易,這是分佈式存儲這餐盛宴中,那個姍姍來遲的客人。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IPFD,分佈式存儲的天貓
IPFD 的全稱是InterPlanetaryFile Dao,很直接也很簡單,就是用DAO 的理念,去治理分佈式存儲協議。 IPFD 本身就是一個DAO,和MAKERDAO 非常類似,MAKER DAO 是通過質押實現借貸,從而實現流動性,整個過程在智能合約實現。
IPFD 也把整個過程放在了智能合約上,分佈式存儲的各條公鏈,直接鏈接IPFD 的智能合約,將存儲空間、帶寬,通過通證化或者其它的形式,置放在智能合約的資金池中。存儲空間的需求方通過ETH/USDT/IPFD 等資產,向合約申請調用,直接完成鏈上交易,交易通過智能合約進行,無論是供給方還是需求方,都直接與智能合約進行交易,這也學習了Compound 的模式,謀求交易過程中的公平。
至於保障智能合約的安全,資金的安全,還有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IPFD 引入了IPFD 小法庭,IPFD 持有者將作為陪審員參與鏈上治理。
你有沒有覺得似乎在哪裡見過?
你把IPFS 看作優衣庫,把STORJ 看作H&M;,把BTT 看作ZARA,那IPFD 不就是一個天貓商城麼。
真香。
真香。
IPFD 是走上快車道的亞馬遜,還是走向死亡的Ebay,誰也不知道,但在加密世界,發行代幣、拉高市值、擁抱流量,從來都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
改變,才是那個困難的事。
所以,IPFD 在TokenSwap 發布了拍賣。
500 個ETH,一搶而空,我甚至沒有來得及買上。
拍賣鏈接還在,只是代幣已經售罄
https://www.tokenswap.finance/pool/8
2020 年是流量的黃金時代。
在這個時間點,擁有了流量的Binance、Uniswap、Bitmex 風生水起,沒有流量的小交易所和DEX,各自散場。
我們不能預見一個項目的生與別,我們只能預見,分佈式存儲項目一定會越來越多,分佈式存儲的理念也會越來越盛行,老大與老二遲早要打架,坐擁全分佈式存儲的IPFD 也遲早會出現,小的分佈式存儲公鏈們抱團取暖,渴求IPFD 的平台給予流量紅利,IPFS 坐擁頭部福利,也在IPFD 的體系裡享用著饕餮的盛宴。
這些分佈式存儲的項目裡,有人會負重前行,有人會慢慢離場,但與流量無關。
IPFD 上了角斗場,發現這是一場永遠不會輸的角逐。
最大的贏家只有一個。